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光伏产业三个第一(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202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6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382
核心提示:这个产业是中国出首富最多的地方,而且在全世界可谓是独孤求败,各国都要从中国进口产品!但十几年前,欧美还能用技术优势卡我们的脖子!局长说的就是中国的太阳能光伏!最近光伏产业又出了一件大事,急于实现新能源转型的美国政府,颁布最终规定,暂时免除东南亚四国光伏电池组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哎,不少人问了:不是给东南亚四国豁免双反税吗?这关我们中国光伏产业什么事?一切还要从中国光伏的崛起历程说起。20年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还是个新生的婴儿,师从太阳能之父、诺贝尔奖获者马丁·格林的澳籍华人施正荣回国创立无锡尚德,彭小

   

这个产业是中国出首富最多的地方,而且在全世界可谓是独孤求败,各国都要从中国进口产品!但十几年前,欧美还能用技术优势卡我们的脖子!局长说的就是中国的太阳能光伏!最近光伏产业又出了一件大事,急于实现新能源转型的美国政府,颁布最终规定,暂时免除东南亚四国光伏电池组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哎,不少人问了:不是给东南亚四国豁免双反税吗?这关我们中国光伏产业什么事?一切还要从中国光伏的崛起历程说起。
20年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还是个新生的婴儿,师从太阳能之父、诺贝尔奖获者马丁·格林的澳籍华人施正荣回国创立无锡尚德,彭小峰创了江西赛维,苗连生创了英利集团,三者是中国光伏早期的三大天王。
但产业上游的多晶硅材料都掌握在欧美手中,我们只能尴尬地在技术门槛更低的组件环节求生存,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赚点辛苦钱,但只要产量大,公司就赚的多。
04年全球环保意识大爆发,欧美发达国家加快采用太阳能,市场需求翻倍,导致中国企业的海外订单大涨,无锡尚德一年出口额翻了十倍,光净利润就2000万。
一年后,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施正荣成为中国首富。
他放出豪言:光伏产业未来十年会持续增长,产能必须跟上,多晶硅的价格10年内只升不降,于是他提前与美国MEMC签下10年订单,希望用低价锁住未来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又与美国HoKu签订了高达6.78亿美元的多晶硅供货合同,足以看出施正荣的信心与野心。
08年之前,多晶硅价格果然大涨,提前布局的无锡尚德多晶硅材料成本价只有现价的1/3-1/4,施正荣更是借助资本力量,疯狂地将产量翻了10倍。
果然,无锡尚德迅速成为了第一代中国光伏霸主,而同一批进入光伏赛道的江西赛维、保定英利也不断扩产,在07年上市后,创始人彭小峰、苗连生也成为了江西首富、河北首富。
但危机突然爆发。
08年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形成债务危机,欧美经济遭重创,光伏需求极速萎缩,多晶硅价格暴跌,枪打出头鸟,第一个撑不住的是尚德,施正荣无奈支付巨额违约金终止供货合同,中国光伏大军损失惨重, 08年中国光伏企业近400家,09年仅不到50家苟且活了下来。
不过,此役之后,折戟沉沙的中国光伏产业反而迎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外号“民营电王”的朱共山创立的中能硅业突破了多晶硅材料的冷氢化工艺研发,打破欧美技术垄断,后重组为保利协鑫,拿下全球25%的硅料市场,一举击败硅料霸主德国瓦克公司,成为最大多晶硅生产商。
其次,国家也出手整治行业散乱顽疾。
10年12月,工信部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鼓励本土多晶硅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中国光伏产业在技术突破与政策引导下,重回正轨,企业数量重返增势,协鑫、汉能、隆基、晶澳、天合光能等企业拔地而起,中国夺下全球40%的硅料市场与大半光伏组件市场。
但第二次危机突然来袭!2011年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12年,欧洲也启动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中国企业被征收23%-254%的高额双反税,这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额下跌近5成,对欧出口额下跌7成。
不久后,一代霸主无锡尚德宣布破产,江西赛维也资不抵债,江西省政府甚至紧急设立20亿元维稳基金,整个中国350家光伏企业破产。
但面对危机,中国政府再次出手救市。
13年1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决定压缩中国过剩产能, 13年新增1000万千瓦光伏发电能力,要达到12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10倍。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光伏发电规模在2015年将达到2100万千瓦。
3月,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宣布按0.35元/度电的标准补贴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为行业给予了资金支持。
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宣布将光伏产业的发展重心转移到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上来,并将未来两年内的光伏装机目标上调66%,同时鼓励光伏企业向中西部资源优势地区聚集。
在国家一手消除过剩产能,一手打开国内需求市场的组合拳下,中国光伏产业脱胎换骨。
企业也痛定思痛:只有加大技术研发,拥有庞大国内市场与需求,才能不受制于人,不被欧美列强卡脖子!比如 2013年以前,中国光伏工厂采用的组件端设备串焊机几乎都是从德国、美国、西班牙、日本等进口的,但到了15年,我们新增产线中的串焊机95%都变成国产设备。
因此,就算面对第二次的双反,甚至特朗普时期的201、301调查,我们也无法被击垮。
15年后新能源产业再次走向繁荣,而此时中国已经在技术研发与科技竞争的大浪淘沙中孕育了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能源、晶科能源、协鑫控股等综合实力独步全球的光伏企业。
如今中国占据全球光伏过半的产能,2022年彭博社能源研究公布,光伏组件第一级公司中大部分都是中国企业,世界前20强的光伏公司,仅有2家美国公司和1家韩国公司。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正在利用光伏产业的经验与智慧,布局未来。
俄乌冲突后,欧洲正在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这就导致欧洲对中国光伏进口的剧增,对华依赖度加强,但美国依旧是难啃的骨头。
双反、201、301调查,中国都接住了。
并在14年第二次双反事件后,开始布局东南亚,投资建厂扩张海外产能。
原因正是东南亚劳动成本低,中国模式的可复制性强,并且距离中国近,是以中国产业链为核心的东亚经济模式新的制造业承接区域。
2015年,天合光能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建设6GW电池片及组件产能。
晶科能源2015年在马来西亚设立的工厂,电池年化产能约为6.3GW,组件年化产能约为7.1GW,旗下越南硅片产也已投产。
2016年,隆基股份向SunEdison收购马来西亚古晋的硅片厂,如今600MW单晶电池工厂、300MW的单晶硅工厂和600MW的太阳能组件工厂都已投产。
所以,美国从东南亚进口光伏产品大部分仍旧来自中国,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豁免双反税,本质上是利好中国光伏产业,至此,中国光伏借道东南亚,通过中国智慧再次突围!制造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大国崛起、制造强国不是自己封的,必须是在经历生死考验之后,烙印在我们民族的历史篇章上的!完 | 感谢阅读#中国产业名片# #太阳能##光伏##新能源#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