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发电、输电、变电、配殿和用电的整体,叫做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电力系统示意图⑴ 发电发电就是电力的生产,生产电力的工厂称为发电厂,发电厂的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场所。
发电厂按所使用的能源不同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等。
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电压为3.15~15.75kV① 火力发电: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再转化成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再转化成电能。
② 水力发电:水机械能转化成水轮机的机械能再转化为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③ 核能发电:核能转化为水和蒸气的内能再转化为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⑵ 电能的输送为了安全和节约,通常把大发电厂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能源产地附近。
因此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还需要经过一定距离的输送,才能分配给用户由于发电机的绝缘强度和运行安全等因素,发电机发出的电压不能很高,一般为3.5千伏、6.3千伏、10.5千伏、15.75千伏等。
为了减少电能在数十、数百公里输电线路上的损失,因此还必须经过升压变压器升高到35~500千伏后再进行远距离输电。
目前,我国常用的输电电压的等级有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330千伏及500千伏等。
输电电压的高低。
要根据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而定,其原则是,容量越大,距离越远,输电电压就越高。
高压输电到用户区后,再经降压变压器将高电压降低到用户所需要的各种电压。
⑶ 工厂中的变、配电变电即变换电网电压的等级,配电即电力的分配。
变电分输电电压的变换和配电电压的变换。
完成前者任务的称变电站或变电所,完成后者任务的称变配电站或变配电所。
如果只具备配电功能而无变电设备的称为配电站或配电所。
大、中型工厂都有自己的变、配电站,通常由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和低压配电室组成。
用电量在1000千瓦以下的工厂,由于采用低电压(在电力系统中1千伏以上为高电压,1千伏以下为低电压)供电。
只需要一个低压配电室就够了。
电能输送到工厂后,经高压配电室配电后,由变压器室的降压变压器将6~10千伏的电源电压降至380伏/220伏的低电压,再经过低压配电装置,对各车间用电设备进行配电。
在车间配电中,对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采用分别配电的方式,即把各个动力配电线路以及照明配电线路一一分开,这样可避免因局部事故而影响整个车间的生产。
⑷ 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目前,国内外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三相电源供电方式。
三相电源供电方式就是由频率和振幅相同、相位互差120°的三个正弦交流电源同时供电的方式。
三相交流电与单相交流电在发电、输电和用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 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三相发电机比单相发电机输出的功率大。
② 在输电距离、输电电压、输送功率和线路损耗相同的条件下,三相输电比单相输电可节省25%的有色金属。
③ 单相电路的瞬时功率随时间交变,而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是恒定的,这使得三相电动机具有恒定转矩,比单相电动机的性能好,结构简单,便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