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全国风能资源总储量排名(我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5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418
核心提示:大家好今天来介绍我国风能资源储量(中国在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风力发电呢)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我国风能资源是如何分布风能资源的分布使我国处在全球各国风能资源的中等水平上。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靠近太平洋,季风强盛。我国内陆分布着许多山系,地形结构复杂,加之青藏高原耸立在我国西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我国风能资源储量(中国在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风力发电呢)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我国风能资源是如何分布

风能资源的分布使我国处在全球各国风能资源的中等水平上。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靠近太平洋,季风强盛。我国内陆分布着许多山系,地形结构复杂,加之青藏高原耸立在我国西部,改变了海陆影响所引起的气压分布和大气环流,增加了我国季风的复杂性。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等中高纬度的内陆,使那里空气异常干燥寒冷。当那里的冷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有利高空环流引导下就会爆发南下,俗称寒潮。寒潮形成的寒冷干燥的西北风频频南下,侵袭我国北方各地。每年冬季总有多次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南下,主要影响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直到次年春去夏来时才消失。

我国幅员辽阔,陆疆总长达2万多公里,还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边缘海中有岛屿5000多个,风能资源丰富。我国离地10米高度的风能密度为100瓦/米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千瓦。如果包括海上,我国可用于风力发电的风场总装机容量超过10亿千瓦,差不多相当于50座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米/秒以上的时间近4000小时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7米/秒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有关专家根据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米/秒和6米/秒风速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

1?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是在东南沿海及其岛屿

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瓦/米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瓦/米2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米/秒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小时,大于等于6米/秒的风速也有4000小时左右。但从这一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大冷空气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千米时风速便减少到68%,所风力强劲的大陈岛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千米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在不到100千米的地带,风能密度降至50瓦/米2以下,为全国风能最小区。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麂、大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大。其中台山风能密度为534?4瓦/米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高达90%,大于等于3米/秒的风速全年累积可以达到7905小时。换言之,平均每天大于等于3米/秒的风速有21?3小时,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2?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位于内蒙古和甘肃北部等地

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气入侵首当其冲的地方,风能密度为200~300瓦/米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大于等于3米/秒的风速全年有5000小时以上,大于等于6米/秒的风速在2000小时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像东南沿海梯度那么大。风能资源最大的虎勒盖地区,大于等于3米/秒和大于等于6米/秒的风速的累积时数分别可达7659小时和4095小时。这一地区的风能密度虽没有南沿海大,但其分布范围较广,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

3?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大

这一地区风能密度也在200瓦/米2以上,大于等于3米/秒和6米/秒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000小时和3000小时。

4?青藏高原、三北(西北、东北、华北)地区的北部和沿海,为风能较大区

这个地区(除去上述范围)风能密度在150~200瓦/米2之间,大于等于3米/秒的风速全年差不多在4000~5000小时之间,大于等于6米/秒风速全年累积为3000小时以上。青藏高原大于等于3米/秒的风速全年累积可达6500小时,不过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较小,所以风能密度相对较小,在4000米的高度,空气密度大致为地面的67%。也就是说,同样是8米/秒的风速,在平地为313?6瓦/米2,而在4000米的高度却只有209?3瓦/米2。所以,如果仅按大于等于3米/秒和大于等于6米/秒的风速的出现小时数计算,青藏高原是我国风能资源最大的地区,而实际上这里的风能却比东南沿海岛屿的风能小很多。

从三北地区北部到沿海,差不多连成一片,包围着我国大陆。大陆上的风能可利用区也基本上同这一地区的界限相一致。

中国在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风力发电

中国主要依靠以下地区进行风力发电: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以及黑龙江和山东。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000MW的省份超过9个,其中超过2000MW的省份4个,分别为内蒙古(9196.2MW)、河北(2788.1MW)、辽宁(2425.3MW)和吉林(2063.9MW)。

内蒙古2009年当年新增装机5545.2MW,累计装机9196.2MW,实现150%的大幅度增长。

风力发电的优缺点:

优点

1、清洁,环境效益好;

2、可再生,永不枯竭;

3、基建周期短;

4、装机规模灵活。

缺点

1、噪声,视觉污染;

2、占用大片土地;

3、不稳定,不可控;

4、目前成本仍然很高。

5、影响鸟类。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其中,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亿kW(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计算),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亿kW,共计10亿kW。而2003年底全国电力装机约5.67亿kW。

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沿海地区治理大气雾霾、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2015年9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

到2015年7月底,纳入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项目已建成投产2个、装机容量6.1万千瓦,核准在建9个、装机容量170.2万千瓦,核准待建6个,装机容量154万千瓦。这与2014年末国家能源局《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规划的总装机容量1053万千瓦的44个项目相距甚远。

来源:--风力发电

风能资源的中国的风能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1.6X105MW,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h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有关专家根据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m/s和6m/s风速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  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 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 6 m/s的风速也有4000 h左右。但从这一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大冷空气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在不到100km的地带,风能密度降至50W/m2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小区。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麂、大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大。其中台山风能密度为534.4W/m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换言之,平均每天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2、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气入侵首当其冲的地方,风能密度为200~300W/m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大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O00h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象东南沿海梯度那么大。风能资源最大的虎勒盖地区,大于、等于3 m/S和大于、等于6m/s的风速的累积时数,分别可达7659h和4095h。这一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小,但其分布范围较广,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  3、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大。风能密度在200W/m2以上,大于、等于3m/s和6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O00h和3000h。  4、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的北部和沿海,为风能较大区。这个地区(除去上述范围),风能密度在150~200W/m2之间,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为 4000~5000h,大于、等于6m/s风速全年累积为3000h以上。青藏高原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可达6500h,但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较小,所以风能密度相对较小,在 4000m的高度,空气密度大致为地面的67%。也就是说,同样是8m/s的风速,在平地为313.6W/m2,而在4000m的高度却只有209.3W/m2。所以,如果仅按大于、等于3 m/s 和大于、等于6m/s的风违的出现小时数计算,青藏高原应属于最大区,而实际上这里的风能却远较东南沿海岛屿为小。从三北北部到沿海,几乎连成一片,包围着我国大陆。大陆上的风能可利用区,也基本上同这一地区的界限相一致。  5、云贵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以及塔里木盆地,为我国最小风能区。有效风能密度在50W/m2以下,可利用的风力仅有20%左右,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在2000h以下,大于、等于6 m/s的风速在15Oh以下。在这一地区中,尤以四川盆地和西双版纳地区风能最小,这里全年静风频率在60%以上,如绵阳为67%,巴中为60%,阿坝为67%,恩施为75%,德格为63%,耿马孟定为72%,景洪为79%。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仅3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仅20h。所以,这一地区除高山顶和峡谷等特殊地形外,风能潜力很低,无利用价值。  6、在4和5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为风能季节利用区。有的在冬、春季可以利用,有的在夏、秋季可以利用。这一地区,风能密度在50~100W/m2之间,可利用风力为30~40%,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在2000~40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在1000h左右。下面介绍一下国家气象局的有关专家关于我国风能区划的划分意见。采用三级区划指标体系。第一级区划指标:主要考虑有效风能密度的大小和全年有效累积小时数。将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大于200W/m2、 3~20m八风速的年累积小时数大于500Oh的划为风能丰富区,用“Ⅰ”表示;将150~200W/m2、 3~20m/s风速的年累积小时数在3000~5000h的划为风能较丰富区,用“Ⅱ”表示;将50~150W/m2、3~20m/s风速的年累积小时数在2000~3000h的划为风能可利用区,用“Ⅲ”表示;将50W/m2以下、3~20m/s风速的年累积小时数在2000h 以下的划为风能贫乏区,用“Ⅳ”表示。在代表这四个区的罗马数字后面的英文字母,表示各个地理区域。  第二级区划指标:主要考虑一年四季中各季风能密度和有效风力出现小时数的分配情况。利用1961~1970年间每日4次定时观测的风速资料,先将483个站风速大于、等于 3m/s的有效风速小时数点成年变化曲线。然后,将变化趋势一致的归在一起,作为一个区。再将各季有效风速累积小时数相加,按大小次序排列。这里,春季指3~5月,夏季指6~8月,秋季指9~11月,冬季指12、1、2月。分别以 1、2、3、4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如果春季有效风速(包括有效风能)出现小时数最多,冬季次多,则用“14”表示;如果秋季最多,夏季次多,则用“32”表示;其余依此类推。  第三级区划指标:风力机最大设计风速一般取当地最大风速。在此风速下,要求风力机能抵抗垂直于风的平面上所受到的压强。使风机保持稳定、安全,不致产生倾斜或被破坏。由于风力机寿命一般为20~30年,为了安全,我们取3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值作为最大设计风速。根据我国建筑结构规范的规定,“以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离地10m高、 3 0年一遇、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作为进行计算的标准。计算了全国700多个气象台、站3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按照风速,将全国划分为4级:风速在35~40m/s以上(瞬时风速为50~60m/s),为特强最大设计风速,称特强压型;风速30~35m/s(瞬时风速为40~50m/s),为强设计风速,称强压型;风速25~30m/s(瞬时风速为30~40m/s),为中等最大设计风速,称中压型;风速25m/s以下,为弱最大设计风速,称弱压型。4个等级分别以字母a、b、c、d表示。根据上述原则,可将全国风能资源划分为4个大区、30 个小区。  各区的地理位置如下:  Ⅰ区:风能富丰区ⅠA34a—东南沿海及岛屿和南海群岛秋冬特强压型。ⅠA21b—海南岛南部夏春强压型。ⅠA14b—山东、辽东沿海春冬强压型。ⅠB12b—内蒙古北部西端和锡盟春夏强压型。ⅠB14b—内蒙古阴山到大兴安岭以北春冬强压型。ⅠC13b-c—松花江下游春秋强中压型。  Ⅱ区:风能较丰富区ⅡD34b—东南沿海(离海岸20~50km)秋冬强压型。ⅡD14a—海南岛东部春冬特强压型。ⅡD14b—渤海沿海春冬强压型。ⅡD34a—东部秋冬特强压型。ⅡE13b—东北平原春秋强压型。ⅡE14b—内蒙古南部春冬强压型。ⅡE12b—河西走廊及其邻近春夏强压型。ⅡE21b—新疆北部夏春强压型。ⅡF12b—青藏高原春夏强压型。  Ⅲ区:风能可利用区ⅢG43b—福建沿海(离海岸50~100km)和广东沿海冬秋强压型。ⅢG14a—广西沿海及雷州半岛春冬特强压型。ⅢH13b——大小兴安岭山地春秋强压型。ⅢI12C—辽河流域和苏北春夏中压型。ⅢI14c—黄河、长江中下游春冬中压型。ⅢI31c—湖南、湖北和江西秋春中压型。ⅢI12c—西北五省的一部分以及青藏的东部和南部春夏中压型。ⅢI14c—川西南和云贵的北部春冬中压型。  Ⅳ:风能欠缺区ⅣJ12d—四川、甘南、陕西、鄂西、湘西和贵北春夏弱压型。ⅣJl4d—南岭山地以北冬春弱压型。ⅣJ43d—南岭山地以南冬秋弱压型。ⅣJ14d—云贵南部春冬弱压型。ⅣK14d—雅鲁藏布江河谷春冬弱压型。ⅣK12c—昌都地区春夏中压型。ⅣL12c—塔里木盆地西部春夏中压型。

风能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注解

1 拼音

fēng néng

2 注解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

从风力发电的技术状况以及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发电方式,随着大型机组的技术成熟和产品商品化的进程,风力发电成本降低,已经具备了和其他发电手段相竞争的能力。风力发电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它的建设周期一般很短,一台风机的运输安装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万千瓦级风电场建设期不到一年,而且安装一台可投产一台;装机规模灵活,可根据资金多少来确定,为筹集资金带来便利;运行简单,可完全做到无人值守;实际占地少,机组与监控、变电等建筑仅占风电场约1%的土地,其余场地仍可供农、牧、渔使用;对土地要求低,在山丘、海边、河堤、荒漠等地形条件下均可建设,此外,在发电方式上还有多样化的特点,既可联网运行,也可和柴油发电机等级成互补系统或独立运行,这对于解决边远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这些既是风电的特点,也是优势。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岸,季风强盛,全国风力资源的总储量为每年16亿kw,近期可开发的约为1.6亿kw。这十几年来,对风能资源状况作了深入的勘测调查,全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2.53亿千瓦。资源分布也很广,在东南沿海、山东、辽宁沿海及其 岛屿年平均风速达到69米/秒,内陆地区如内蒙古北部,甘肃、新疆北部以及松花江下游也属于风资源丰富区,在这些地区均有很好的开发利用条件。

近年来,国家气象科学院按各地风能特征区划中国的风能区大致情况为:

风能丰富区包括东南沿海、、海南岛,内蒙古北部西端和阴山以东,松花江下游地区。 风能较丰富区东南沿海岸2050千米,海南岛东部,渤海沿岸,东北平原,内蒙古南部,河西赶走廓青藏高原。 风能可利用区闽、粤离岸50100千米地带,大小兴安岭,辽河流域,苏北,长江、黄河中下游,两湖沿岸等地区。 风能欠缺区四川、甘南、陜西、贵州、湘西、岭南等地。

我国陆地蕴藏风能多的是哪些地区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我国陆地可开发风能为32.26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1、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km宽的地带,风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可达500W/ m2以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2亿kW,约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79%。 该地区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场。但是,建设风电场时应注意低温和沙尘暴的影响,有的地方联网条件差,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2、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
东南沿海受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我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个,这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 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可利用小时数约在7000~8000小时。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km之内。
3、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地区
在两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功率密度一般在100W/m2以下,可利用小时数3000小时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就大,湖南衡山、湖北的九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风能资源储量 中国在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风力发电呢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