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对比一下:1、风电风电在行业内外号“垃圾电”,一般都是夜里风大,白天风小,然而用电高峰(工业用电是大头)在白天呀,白天要用的时候大风车转不起来,夜里不用了它在那转个不停,你说烦不烦吧。
电这个东西不能大规模储存,得即发即用,你说电网能喜欢风电嘛?一般风电上网电价5-6毛(上网电价:电厂供给电网的电价,不是你家电费或企业用电的消费电价),电网只给一半钱,另一半靠补贴,靠自己全部得破产。
而且那大风车损耗的太快,财务账面折旧减值什么的很吓人,风电场的师傅一年到头就在那不停的修修修修修。
央企国企还能扛一扛,民企早亏死了。
年底上级来检查,第一句话多数是问咋样今年大风车故障率降点没啊?现在国内陆地上有条件建风电场的地方也建的差不多了,新疆内蒙能插大风车的都插上了,那东部有些平原省份竟然也插大风车我真不知道是靠嘴巴吹风嘛,一个风车一两千万,不是钱嘛,只能说,地方真需要政绩啊!广东和江苏在建海洋风电场,海风吧,上网电价又贵小一倍,唉,全靠国家砸钱。
除非人类储电技术发生革命性进展,否则风电,注定占不了什么份量。
扯什么环保都没用。
2、水电水电上网均价2毛左右(电网可喜欢了),水电站建造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大中型水电站造价百亿起步,投资基本上靠贷款,建成以后年每年的利润刚好够还贷款利息。
西南地区亏本的水电站一大堆。
所以银行最喜欢水电站了,吹水电站是印钞机现金奶牛的,八成是银行客户经理。
一个条件一般的水电站,想翻身,先来个50年还清贷款。
水电站分有水库和无水库两种,这两种水电站地位完全不一样。
有水库,可以自行储水调水、削峰补枯,冬季大家都缺水的时候甚至还能跟电网叫板涨价;没水库,就得看上游脸色了,给你多少水你就发多少电,枯水季没水就硬挺,丰水季水多了默默白放掉(弃水),放太多说不准还得被下游骂。
水电站环保么?环保,毕竟没冒烟。
水电站是不怎么影响环境,水电站影响的是地区生态、地质、气候、物种,而且是不可预测、不可逆转的影响。
有一期极限挑战里说到三峡地区的一种植物“柏枝”就是受三峡建设影响差点灭绝了的,——这是在中国条件最好的水电站经过N多人努力抢救过来了的,那没抢救过来的或者压根不为人知的呢?我看过不少水电站的环评报告,清一色结论“本工程预计对地区生态气候影响不大”,就是放P,拿钱了就往好里编,反正骗过了审批就扔进资料库了。
一个地区,地表原来是山林,现在被淹成了人工湖,竟然敢说对生态气候影响不大?特别是那些风景区甚至是保护区建水电站的。
个人认为,80%以上的河流根本不适合也不需要建水电站或者大坝水库。
为了所谓的绿色环保非要去建水电站,属于缘木求鱼。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咱们国家现在水电站规模刚刚好,国家十三大水电基地已经划清了哪些可以建应该建,其他河流上再滥建水电站没必要。
强调一下,世纪工程三峡最大的建设目的是为了下游防洪,压根不是为了发电。
3、光伏/太阳能就没有什么好说的,还不如风电。
炒概念骗补贴是一把好手。
死贵的一批,这两年扛不住骂了电价才刚刚下来。
补充一个表格体会一下,这是发电厂接入电网的上网电价:注:不含税价格,没统计扶贫价。
哦你可能不知道光伏/太阳能还专门有一个高一倍的扶贫价格。
4、核电首先很抱歉,我之前的回答说前几年的核电8毛是和上面的光伏/太阳能弄混了,实际上现在核电和火电差不多价格,略高一点点,都在3-4毛左右。
然后说正题,核电建造成本最高,建设工期最长,运行维护最娇贵。
这里要说一个指标:“发电利用小时”,即发电设备的平均满负荷运转时间。
对于电厂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上网电价是国家定的标杆价,虽然实际上网电价还可以谈可以浮动但是幅度不会多大,那么,一个电厂,能否赚钱,实际就看你的上网电量/发电利用小时了。
因为现阶段人类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储存电力,电是即发即用的,所以对于电厂来说,发电设备运转时间越长,卖的电就越多,运转时间越短,公司效益越惨。
对于大部分火电厂(万年备胎)来说,工资能不能发出来,工人会不会闹事,就看市场部能喝多少酒(划掉)谈多少电量(即发电利用小时)了。
回来说核电,核电娇贵在哪儿呢?由于核裂变永不停止的基本原理,核电站停机比较复杂,几乎不能停机。
(请专业大牛高抬贵手不要抓住“几乎不能”不放)所以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最长,我是核电我有理,在电网总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必须得优先保证让核电发电。
(其他电厂全部哭晕)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年报里都会委婉的(秀优越)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在电力调度上,核电作为清洁能源,调度顺序优先于燃煤、燃气、燃油等火电机组,按优先保障顺序安排发电。
”——自己不能停机在那扯清洁能源。
真无话可说。
5、火电首先,热心环保的同学请你先静一静:在火电厂里,那细高细高的几乎什么都没冒的才是烟囱,那矮粗矮粗的一直冒“白烟”看着像超级污染源的那只是冷却塔,冷却水蒸汽,循环再利用,避免浪费水资源的(其实是真环保设施),那一直冒的“白烟”只是水汽,无污染,不谢。
火电包括燃煤、燃气、燃油三种,发电原理跟核电都一样,就是烧开水,烧成蒸汽,经过几十道加压,吹动汽轮机转动发电。
咱们国家缺气缺油,截至18年底装机的火电厂里88.57%是燃煤电厂,在我国火电主要就指煤电。
现阶段,火电是最靠谱的。
(1)建造成本低,建设周期短。
这一条很重要。
知乎er可能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留学回来的,可能并不能体会发展中国家的难处,咱们不跟欧美特别是北欧圣母一样又有钱又能用爱发电。
(2)发电可控。
这一条更重要。
想用就发,不用就关,虽然中国电网消纳技术水平全球第一,但是也经不起垃圾电那么造。
——理想是秒了一众新能源,现实是火电成了行业备胎。
(3)拉动就业。
同样是100万千瓦机组,较新的火电厂大约能提供三四五六百工作岗位,上下游产业链不计,水电核电不超过五十个。
风电光伏就不说了,人多还算新能源么还能炒概念么。
当然知乎er会觉得三千块钱的工作也能算工作?电厂本来就建在偏远地区,不在CBD,本来也不能跟你们月均两万比,普通家庭也是家庭,三千块钱的工作也能养活一家人,能多提供一个就业机会为什么不多提供一个?环保是人权,难道就业不是人权?(4)并没有什么污染。
现在脱硫、脱硝、脱尘设备完全可以做到几乎零排放。
环保执行不力是环保的问题,不是火电本身的问题。
环保执行不力全社会全行业都可能存在,咋不把所有制造工厂全关闭了呢。
(5)全球变暖。
第一,发展中国家;第二,请先说服米国重返巴黎协议再问“二氧化碳咋不说呢”。
6、个人看法实际上,中国正在悄悄但疯狂的建设核电站,只是不宣传而已,到2019年加上正在建设的已经有好几十核电机组了。
早就不是核电弱国了。
两大核电集团中核和中广核所属的核电机组能扩建的都在扩建,新的核电站在拼命报批筹建。
五大传统电力集团都在染指核电,没有一个落后的。
华能、中核和清华大学合作建设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正在验证第四代核电技术,全球独一份。
未来核电站最好比例能提到20%以上,但现阶段,囿于客观条件,只能以火电(煤电)为主。
至于我个人,当然毫无疑问支持国家建设核电站,只是最好别建在我家附近,我看海边挺好的,反正我家不沿海。
(对我就是这么肤浅)(1)补充一点行业数据请注意“发电站年均利用小时”,这个指标很重要。
核电年均利用小时完全靠挤占火电水电。
风电和光伏利用小时数低纯属自身缺陷。
(2)长江电力年报那么好看,你竟然说水电不赚钱?这就好比:华为员工收入那么高,你竟然说中国人均月收入不到五千?长江电力拥有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巨型电站,在建白鹤滩、乌东德两座巨型电站(即将投产),全部为长江干流主力电站,全球前十他占五个,是不是华为员工和全国人均的区别?国家电网调度分为“国家调度”、“省内调度”、“区间调度”三个级次,孰优孰次不用多说了吧,长江电力所属电站全部为国家调度,发电直接经超高压电网直送长三角城市群,他最低的三峡电站的年均利用小时比全国水电平均水平高了三分之一(看表),前面“发电利用小时”的科普还记得不?然而,即便是全球水电一哥,请看一下他账面带息负债金额(贷款+融资租赁+发债):粗算一下,全球水电一哥也得二三十年才能还清带息负债。
那么一般的、发电条件、盈利条件远远不如他的水电企业呢?要翻身是不是半个世纪起步?事实上西南地区因为竞争激烈,亏损的水电企业一大把,很多还是央企国企所属单位。
作者:木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