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曹磊通讯员 宋安琪 孙双学粗壮的铁臂就像电力作业人员的双手,不同的是会发出蓝色的激光,用先进的切割技术完成高压导线的绝缘层,继而完成整个引线接搭……6月24日,在武汉市青山区的施工现场,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顺利完成湖北首例自主研发机器人开展10千伏架空线路带电作业。
机器人在架空线上完成带电作业(图片由通讯员提供)6月24日上午10时30分,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五路,一台由履带带动前进的“带电作业机器人”缓慢行驶到10千伏阳光线13号杆处。
它将对这条架空线路进行带电作业,完成湖北省内的首次机器人施工。
随着调试完成,在电力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带电作业机器人的“长臂”缓缓升起,在架空线上准确模拟带电作业检修工的双手,进而完成引线与主线的识别、定位。
当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双手”牢牢抓住导线,随即就“发射”出蓝色的激光,精确切割剥离导线绝缘层,而后将引线与主线准确而快速地放入线夹,最后对线夹进行紧固,完成分支引线的搭接。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技术人员吴鑫介绍,带电作业机器人主要通过镜头的白点定位,以及空中双臂的灵活配合来满足复杂的作业环境条件,具有实用性强、准确度高的特点:“使用带电作业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现场需求最大的带电搭火,有效避免传统作业方式可能产生的人身触电风险。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带电作业机器人由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科院联合研发,是湖北省内首套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成功应用的人工智能型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利用3D打印技术将带电机器人制作一体成型,开创性地在配网领域采用等电位带电作业模式。
现场电力专家介绍,带电作业机器人通过采取多层组合屏蔽设计,将机器人的5项电磁抗扰水平提升到最高级,作业模式采用了机械臂直接抓取导线,精度、载荷与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保障人身安全。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实施带电作业突破2000次,减少82048停电时户,实现多供电量1459万千瓦时,推进带电作业已进入常态化。
此次配网线路带电作业使用的技术,也填补了湖北在10千伏配网带电机器人自主技术上的空白。
据介绍,接下来,机器人装备将在湖北地区继续加大推广应用。
此外,为践行“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已全面启动配网电力设施迁改不停电作业,为提高武汉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