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储粮人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中储粮人的责任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第五届公众开放日活动期间,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奋进的中储粮人”,以直播、短视频、人物报道等多种形式呈现30组新时代中储粮人的奋进故事。本期“奋进的中储粮人”是来自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达拉特直属库的孙志刚,为你讲述“粮”工巧匠的储粮故事。查看仓内温湿度数据、雨后检查仓顶是否漏水、采集粮食样品研究水分变化、检查仓房配电设施和内环流控温系统、调试机械通风设备、教授徒弟储粮知识......他似乎一直都在忙。这个“大忙人”就是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达拉特直属库保管员孙志刚。孙志刚

   

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第五届公众开放日活动期间,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奋进的中储粮人”,以直播、短视频、人物报道等多种形式呈现30组新时代中储粮人的奋进故事。
本期“奋进的中储粮人”是来自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达拉特直属库的孙志刚,为你讲述“粮”工巧匠的储粮故事。
查看仓内温湿度数据、雨后检查仓顶是否漏水、采集粮食样品研究水分变化、检查仓房配电设施和内环流控温系统、调试机械通风设备、教授徒弟储粮知识......他似乎一直都在忙。
这个“大忙人”就是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达拉特直属库保管员孙志刚。
孙志刚在仓内检查粮食情况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做粮食储藏专业的“好学生”2003年,孙志刚入职中储粮达拉特直属库,先后从事安全员、保管员、粮情检测员等工作。
2008年8月,孙志刚从工作了五年的安全员岗位调整到粮食保管岗位,当时他不太理解,毕竟两个岗位工作有很大差别,但带他的师傅对他说:“你身上有一股‘韧劲’和‘钻劲’,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保管员。
”这句话彻底打消了孙志刚的顾虑。
到粮食保管岗位后,孙志刚继续发扬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当时的达拉特直属库采用11千瓦离心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孙志刚发现通风过程中仓内墙壁出现水珠,对储粮安全造成隐患,于是就和所在班组同事认真分析研究、到其他直属库学习交流,经过不断探讨和反复试验,他们改变了冬季机械通风方式和风机类型,采用0.55至2.2千瓦的轴流风机缓释通风进行冬季降温,最终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孙志刚在检查仓房墙体及仓顶结构情况从那一刻起,孙志刚真正爱上了粮食保管工作,他主动学习粮食保管基础理论,还利用休息时间浏览专业期刊和网站,学习先进的储粮技术知识。
他看过的每本保管员基础理论书籍都会留下详细的标记和心得,这些书籍也成为了公司新员工们的学习宝典。
守着对粮食的这份感情和责任,孙志刚寻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孙志刚在理论学习时做笔记狠抓实践 探索真理:做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者”粮食保管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想要干好这项工作,必须具备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
孙志刚一年四季不停地爬仓、扦样、化验,在实践中磨练才干、积累经验,朝着技术骨干的目标不断努力。
2012年,孙志刚首次代表达拉特直属库参加内蒙古分公司技能竞赛,面对“感官判断储粮害虫的种类”这道题,只有四年保管经验的孙志刚犯了难,因为现场摆放的十余种储粮害虫标本,他只认识一两种,顿感自己的专业技能不够扎实,很多知识点有欠缺。
回到直属库后,孙志刚更加刻苦地钻研储粮技术,向老保管员学习、向系统内先进工作者学习。
从那时起,孙志刚就在办公室放置了不同水分、不同杂质、不同等级的粮食样品,经常进行比对;还在办公室培养了多种储粮害虫,随时观察害虫的生活规律、生活环境,积累粮食害虫防治的经验和方法。
孙志刚给年轻员工传授识别储粮害虫的方法2019年,孙志刚担任保管检验组组长及仓储科科技小组组长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三年时间里他与团队先后研发了电源线过道线槽、输送机下穿越防护通道、挡粮门防鼠密封条、移动扦样电源、仓内防虫线盒、仓内照明门控开关等“三小”发明,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倍,同时节约了成本。
科技研发过程中,孙志刚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粮食冬季通风蓄冷造成水份损耗。
孙志刚和团队想了很多办法,他们把大功率离心风机快速通风更换成小功率轴流风机缓释通风,后来又把小功率的轴流风机更换为能耗更小的斜流风机缓释通风,虽然通过改变通风方式和分机类型降低了粮食的水分损耗率,但在一个粮食轮换周期,粮食出库水分损耗仍然接近1.0%。
孙志刚查看仓内温湿度数据孙志刚不断思考如何实现粮食水分零损耗,最终他想到了内环流控温系统,根据理论分析,内环流控温系统的特点是周期长、风速慢,空气可在粮堆内循环流动,可以将湿空气补充到循环空气中,以减少粮食水分损耗。
但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相当难,孙志刚及团队做了多种尝试,但进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2021年孙志刚了解到呼和浩特直属库正在研究可降低粮食损耗的智能控温控湿仓储技术,这对孙志刚及团队的创新思路有所启发,接下来他们也准备采用类似方法进行实验,相信不久的将来,孙志刚及团队会把粮食水分损耗控制到更少。
孙志刚检查内环流控温系统仓温检测传感器默默无闻 甘于平凡:做无私奉献的“保粮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当地加工企业急需原粮,孙志刚跟同事们连续多日工作奋战到凌晨两点,终于完成了粮食出库任务,虽然十分劳累,但孙志刚说“能够为疫情期间保供稳市做出贡献,我们感到特别有成就感。
”在孙志刚眼中,粮食保管工作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当老百姓着急卖粮时,他们就加班加点把老百姓的粮食平安收购入库;当加工企业需要购买粮食时,他们又加班加点把粮食装车出库。
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日,只要有粮食出入仓作业,保管员就要在作业现场、业务室、办公室来回奔波。
静态保管时,还要每天往返于各粮仓之间,时刻监测粮情变化,确保粮食储存品质安全。
孙志刚在雨后检查仓顶是否漏雨二十年来,孙志刚积极参加各种粮食保管业务培训,多次参加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职业技能竞赛集中培训,光培训笔记就整理了五本。
宝剑锋从磨砺出,2021年7月,孙志刚荣获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粮油)仓储管理员优秀个人一等奖,被中储粮集团公司授予“粮油保管员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孙志刚没有骄傲自满,始终将成为一名优秀的仓储保管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努力学习更多的粮食仓储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升对粮食储藏专业技术难题的研判和处理能力。
孙志刚及其团队对机械通风设备进行调试平凡的工作孕育着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也离不开点滴的平凡。
孙志刚凭借着对工作的担当负责、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在黄河“几字湾”上书写着中储粮人对守住管好“大国粮仓”的使命与追求。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