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现在已经走进大部分人的生活,自驾游更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甚至把自驾游当成了一种生活,乃至一种职业。
旅游是非常烧钱的,尤其是自驾游,油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再住宿、下饭馆,时间短还行,时间长了,估计大部分人都吃不消。
所以长期自驾游的人都选择吃住在床车和房车,这样不但省下住宿费,而且自己做饭更实惠。
我的床车床车和房车相比,房车的开销更大一些。
首先买房车一般比床车要贵,其次房车较重,油耗更高。
条件较好的会选择房车自驾游,比较舒适。
但很多人,尤其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年轻人,更钟情于床车自驾游。
有的甚至花几千元买个二手车,改造一下,就上路了。
所以我敢说,床车自驾游的朋友都是很在意旅游成本的。
自造后排影音娱乐系统这些年我也经常自驾游。
原先是和老婆,现在还带着小孙子,有时是我自己。
每次出去,平均每人每天都是几百元的开销。
时间长了,感觉也有点吃不消。
所以前几月,趁着换车之际,买了辆7座MPV,吉利嘉际,除了日常代步,兼作床车,想省点钱。
开出去过几次,时间最长的是7天,感觉在车里睡觉还行,就是有一点不好,电不够用。
毕竟我们的床车本质上还是交通工具,不像真正的房车。
房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用电的问题。
所以床车旅游,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用电问题。
车顶安装的LED灯为了解决床车用电问题,驴友们根据自身情况,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很多人都解决了这一问题。
我也不甘示弱,亲自制作了一套供电系统,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希望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供改进。
其实床车用电的根本问题,就是电力不足的问题。
只要电量够,像照明、看电视、用电脑,乃至烧水做饭,都不成问题。
鉴于原车启动电瓶容量小的情况,想办法取电是必需。
驴友们取电的办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车顶太阳能电池板一、加装副电瓶。
加装的副电瓶有主要有3种充电方式:1.汽车发电机充电。
汽车在行驶时启动电瓶充满电后,发电机还是在运转的,还在做功,不用白不用。
所以利用汽车发电机给副电瓶充电是最经济的,最有效的。
2.太阳能电池板充电。
这也是较经济实用的方法。
一块100W的太阳能板柔性的300多块钱,硬性的更便宜,200多元。
寿命都很长,很合算。
副电瓶接线位置3.风力发电机充电。
风力发电机本身太笨重,装在房车上勉强可以,如果装在床车上就不合适了。
因为装在车前面会有风阻,行车时油耗会增加,得不偿失。
装在车后也不好固定,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想要驻车时使用,一者不一定有风,即使有风,有谁愿意把车停在风口?所以床车想要装风力发电机,基本不要考虑。
二、燃油发电机发电。
燃油发电机发电的优势是不受条件约束,随时随地都可。
但这是一种较奢侈的手段。
因为无论你是用什么做燃料,成本都比较高。
而且发电机噪音比较大,扰己扰民。
我相信长期自驾游的朋友没有几个人是用燃油发电机供电的。
三、借电。
用公共场所或者借饭馆、商店等的电。
个人感觉公共场所可免费提供电的地方并不多。
如果不在饭馆、商店等处消费,怎么开口向人家要电?反正我是说不出口。
所以还是自给自足来得踏实。
副电瓶线向后走线位置综上所述,还是利用汽车发电机和太阳能板给电瓶充电最合适。
如果用电量大,就准备容量大的电瓶,或者多准备几块电瓶。
那汽车发电机只有一个,车顶空间又有限,安装的太阳能板面积也有限,如何给获取更多的电能呢?下面就说说我的做法,请广大网友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首先,我从汽车启动电瓶正极和负极(车身打铁处)各引出一根电线,找到一个缝隙通到驾驶室,再沿门边通到后备箱。
为什么要引出两根线?为什么不引出一根正极线,再从后备箱处接铁作为负极?这样岂不更省钱省事?因为我的后备箱实在找不到一处露铁的地方。
因为每个人的车型不同,走线也会不同。
只要自己觉得合适,怎么走自己说了算,只是注意不要弄破线,尤其是正极线,免得短路烧毁电瓶和车上的用电设备。
我用的是16平方的多股软铜线。
不能再细,否则电阻太大,不利于充电。
副电瓶线在驾驶室位置需要一提的是,主电瓶(汽车启动电瓶)和副电瓶之间一定要有隔离措施,不是简单的并联。
其中原因比较专业,我也是从网上学习的,这里就不转述了。
如果不愿多花钱,可安个开关,手动隔离。
行车后再联通,停车后就断开。
如果嫌麻烦,还是安个全自动隔离器好,省心还安全。
我花了200多元从网上买了个带双电压显示的。
可随时查看主电瓶和副电瓶的电压,很直观。
这条发电机供电系统我用了块70AH的副电瓶,是在一个修车的亲戚那买的旧的,给我要100元,我强塞给了他120元。
这块电瓶是免维护的。
一定不能用加电解液的,太不安全,气味也受不了。
我的第二条供电系统就是车载太阳能供电系统了。
因为我的车顶上安装着行李架,所以先在行李架前的天窗玻璃上,横向安了一块较狭长的太阳能电池板,100W的,尺寸1100mm*540mm。
太阳能板我用的是半柔性的,转换效率虽不及硬性的,但比柔性的好。
淘宝上花了348元。
双电瓶隔离器和副电瓶太阳能板下面也要安个控制器,才能接电瓶和用电器,为的是防止太阳能板给电瓶过度充电和用电器过度用电瓶的电,导致电瓶损坏。
控制器下面是一块48AH的电瓶,也是从我修车的亲戚那淘的。
给了他100元。
挺新的电池,容量很满。
我的车载发电机电流大概几十安,按照理论算,我那块70AH的电瓶一个多小时,最多两个小时就能充满电。
100W的太阳能板电流只有几安,假设阳光充足,要充满48AH的电瓶,起码要一天半至两天。
更别说那块70AH的了。
所以太阳能充电只是辅助手段,主要是在驻车时使用。
主要还要依靠汽车发电机来充电。
太阳能控制器和它连接的电瓶我的双电瓶隔离器没有安在汽车发动机舱,也是在后备箱,为的是查看方便。
但没有和副电瓶绑在一起,为的是拆卸电池方便。
太阳能控制器也没有和另一块电瓶固定在一起,也是为了拆卸电池方便。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如果两块电瓶的电都不多了,那么行车时先充满一块电瓶,还有行程就拆下充满电的再充第二块。
因为毕竟发电机充电快。
驻车时如果有一块电瓶是满电的,就用太阳能板充另一块。
反正拆装电瓶也很方便,就两个螺丝,注意不要接反正负极就行,12V电压人体几乎感觉不到。
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两个电源(发电机和太阳能板)最大限度地补充两个电瓶的电量,从而为床车自驾游提供充足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