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人窝”而享有美誉的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又称桃花江,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资水从这里纵贯而过,五凌电力马迹塘电厂就坐落在江畔。这是一座已投运38年的老电站,1976年,在国家以“煤、电、石油作为先行工业”的精神指引下孕育而生。作为中国第一座低水头灯泡贯流式机组电站,装机容量5.55万的马迹塘,规模在投产时是同类型中国第一,享有“低水头丰满电厂”的美誉。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工业化程度低的年代,一批批退伍军人在党中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当中,将红色革命精神延续到电站建设中,靠着手提肩挑身扛建起了一座资江“明珠”,解决了地方用电问题。风景如画的桃花江,有一位曾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的老人。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轰轰烈烈的水电建设工地,从战士到水电人,从鸭绿江到桃花江,见证了民族的崛起,也亲历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多年来他的信仰和信念从未改变,他就是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钟庆连。钟庆连,1934年出生,1955年入党,1951年作为第二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隶属69军107师319团,1957年转业返乡,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1958年至1980年在桃江县邮电局工作,1980年参加马迹塘电厂建设工作。1950年10月初,侵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军飞机多次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严重威胁我国安全。10月18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根据科学的预见和实际的分析,最终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在国内,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作战的第一仗时,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随着展开,在建国初期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万众一心,积极响应“增产节约”号召,踊跃捐款捐物,全国各地掀起参军、参战的热潮。
▲1951年1月19日 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部分)1951年2月,时年16岁的钟庆连和同村另外3名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一同报名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今年87岁的钟庆连老人在回忆起自己入伍经历时仍然记忆犹新 “当时没想太多,我在菜园里翻地,看到同村的3名伙伴去县里报名志愿军,我从菜地跳下就一起去了,我父母都不知道!”“1951年2月,我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们跨过鸭绿江时,美国佬的飞机就在头顶盘旋,身边的公路、铁路和桥梁都被炸的支离破碎……”讲述入朝经历时,老人格外激动。说到当时的生活条件,老人讲述了一系列真实故事,“我们当时在修筑太川军用机场,为躲避美国B-29轰炸机,常常夜晚施工,头上的汗都结成了一团团的冰溜子,嘴唇、手脚都冻开裂流血,为抓紧工程进度,战士们都是新伤磨旧伤,修筑了三个军用机场”。 至1957年归国,同去的青年中,有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的战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从1951年踏上朝鲜陌生的土地开始,钟庆连用六年时间穿越纷飞的战火,最终带着“打败美帝野心狼”的骄傲和荣誉平安回到祖国。
作为功勋军人,钟庆连转业到邮政系统。在这里工作20多年后,听闻家乡要修建水电厂,老人毅然放弃相对安稳的工作,投身到马迹塘水电厂的建设中。那时建设工地,远没有现在琳琅满目、分工明确的工程机械,不仅没有大型“洋”设备,就是小型“土”设备也是屈指可数。建设过程中大部分靠人力肩挑手提。回忆起条件艰苦却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钟庆连的眼中依然光芒四射。“那时候特别困难,点油灯,住工棚,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夜以继日地抢工程赶进度。”这位出生在旧社会、经历过战火洗礼、成长在新中国的老党员动情地讲述着。他翻开记载了一生荣耀的厚厚相册,指着一张张照片,讲述历史背后那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眼神坚毅、话语铿锵,仿佛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我们不讲报酬,不讲奖金,只要能够得到一面红旗、一纸奖状、一朵红花就觉得是最高的荣誉和最好的慰藉。我们讲的是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战胜一切险阻的拼搏精神和不畏任何困难的愚公精神。我是党员,又是老兵,尽管当时主要从事发电运行工作,但只要组织需要,我从来都不讲条件。”马迹塘电厂的变革发展离不开像钟庆连等老一辈革命军人的传承,他们深藏功名荣誉60余载,在基层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战功卓著;在企业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退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不计得失。用实际行动,引领着一代又一代马电传承者,围绕企业“并轨、融合、转变、提升”发展主旋律进行深刻的变革。如今资水畔的东坪、株溪口、马迹塘三厂,已经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沿湖两岸层峦叠嶂,翠竹丛生,加上周边的一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地质遗迹,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富饶土地。
马迹塘电厂作为当时国家引进国外技术的试点项目,为灯泡贯流式机组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龙头示范、技术支援的作用,为国内10多家同类型电厂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生产技术人才,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设备管理优秀企业”等荣誉。2007年,五凌电力实施资江公司整体并入五凌的改革,分别成立马迹塘、东坪、株溪口电厂,马迹塘电厂完成“一厂变三厂”的巨变,电厂通过与五凌体制、机制、文化全面接轨与融合,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队伍精神面貌和内外部环境等方面取得天翻地覆的新发展、新变化。2020年,马迹塘电厂在安全生产、提质增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安全运行达7610天,全年完成发电量25532.16万千瓦时,为目标值的133.19%,实现利润603万元,均创近十年来历史新高。2021年5月19日,资水上游的东坪电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发掘周边红色资源,开展革命老兵讲党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看望慰问钟庆连老人,并邀请钟老现场为党员讲一堂党史课,老人语重心长地说 “我这辈子都铭记党的恩情,党把我从农村地头中拉起来,养育、培养了我,我有幸一步步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企业办社会’到‘生产进山、生活进城’,从‘一枝独秀’到为资水赋能‘一厂变三厂’。电力发展了,祖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你们生活在新时代,更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我常常想起那些长眠在朝鲜的战友,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我很想再去朝鲜看看他们,告诉他们家乡的变化,告诉他们自己的牺牲换来了祖国的富强。”
无论在哪个岗位,老人身上那些从硝烟战火中走出来的笃定和坚毅从未改变,在电厂从事发电运行工作的钟庆连,多年来都以军人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当年他带过的小年轻们,很多人在后来五凌电力开发沅水流域、资水流域“一厂变三厂”的传奇故事中成为骨干。而老人也在电厂退休,在桃花江安享晚年。
素 材 五凌电力
文 字 申明 张磊
编 辑 闻晓蕊
”,快速加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