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点赞!“白鹤亮翅”背后的哈工大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4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156
核心提示:东北网7月13日讯(记者 许诺)近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结构图及模型演示。 这是6月10日拍摄的白鹤滩水电站(无人机照片)。资料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王洪杰教授带领李德友副教授、宫汝志高级工程师和韩磊副教授等团队成员,针对白鹤滩水电工程,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1000MW水轮机间隙流致振动及过渡过程稳定性研

   

东北网7月13日讯(记者 许诺)近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结构图及模型演示。
这是6月10日拍摄的白鹤滩水电站(无人机照片)。
资料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王洪杰教授带领李德友副教授、宫汝志高级工程师和韩磊副教授等团队成员,针对白鹤滩水电工程,依托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1000MW水轮机间隙流致振动及过渡过程稳定性研究”“1000MW发电机组通风冷却技术研究”和“大型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油槽内油流场分析”,发展了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对水轮机、通风冷却系统和发电机推力轴承冷却结构进行了流动机理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该团队基于水力计算及转子动力学分析对水轮机稳定性进行研究,提出水轮机转子密封系统稳定性设计的准则,使水轮机运行时避开易失稳区域;对发电机组通风沟结构的通风效果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冷却系统结构优化;以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试验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揭示了不同形式推力轴承内部流动机理,确定了对1000MW机组提供安全可靠的推力轴承冷却技术。
上述研究成果为白鹤滩巨型水电机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方法,为白鹤滩巨型水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