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王金荣 苦干实干的全国电力工业女劳模丨红年华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3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2901
核心提示:王金荣:苦干实干的全国电力工业女劳模丨红年华⑦

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郊的萨尔浒,东依漫山,西濒章党河,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曾因后金努尔哈赤大败明军于此而闻名于世。始建于1957年、拥有近70年历史荣光的辽宁发电厂——现东北公司东方发电公司,就盘卧在这人杰地灵之滨。

建设初期的辽宁发电厂

率先进入“国家一级企业”,首批通过能源部“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检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评“一流火力发电厂”……在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一批批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辽电人”,将心血和精力倾注于企业的发展建设事业,用苦干实干的精神拼出了一串串辉煌业绩。扎根辽宁发电厂运行岗位33年的王金荣,或许并不是他们中最耀眼的那个,但她却把最忠诚的情怀和挚爱注入了企业、注入了生命,让平凡的岗位开出了最绚丽的花朵。

1966年11月,辽宁发电厂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王金荣,1952年生人。1966年11月,在举国瞩目之下,辽宁发电厂13台5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和2台1.6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和辽宁发电厂的建设腾飞,在年轻的王金荣心里深深扎下了根,成为光荣的“辽电人”成了她最大的愿望。1969年,凭着自己的努力,王金荣梦想得以实现,成为了一名发电分场电气专业值班员。发电分场是火电厂最重要的生产单元之一,最为造就人,却也最为熬人。当时的生产环境相对艰苦,眼看着同时入职的女同事一个个打起了退堂鼓,正值青春花季的王金荣却丝毫不为所动,怀揣着对运行岗位的敬畏和钻研之心,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好钢就是要拿到熔炉里来淬炼”。

花季年华里的王金荣

在日常工作中,她坚持出满勤、干满点,数十年如一日养成了提前一小时到岗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的习惯。为确保发电机组按负荷曲线要求运行,她积极配合汽机和锅炉等分场人员时刻做好经济运行,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当时自动化水平不高,在机组大修后,试运工作忙、容易出差错,必须拿出百倍的用心,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管理上的漏洞并尽量弥补。”正如王金荣所介绍的那样,每次大修她都会提前做好各项准备,配齐所有的保险铅丝并贴上标签,以避免忙中出错。而后来她的这套工作程序还被写入了安全操作规程,成为全体值班员的工作准则。

70年代末,王金荣所在发电分场运行值班岗位的工作现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全国上下开始了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浪潮。为解决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相称的矛盾,电力系统在改革春风吹拂下全面试点先行。辽宁发电厂历经十年浩劫,身躯早已千疮百孔,面对堆积的问题和千头万绪的困难,入党刚满4年的王金荣和同事们并无半点退缩,全身心投入到厂子的现代化管理革新和设备改造之中。

王金荣正在认真检查仪器仪表和设备运行情况

他们用一年时间将主要设备完好率提高了23个百分点,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实现全年连续安全运行,让“焦子成山水成河”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厂子和员工面貌焕然一新。“我还清楚记得1979年12月6日的《人民日报》专门刊发了《四化需要什么样的实干家》专题文章,对厂子的事迹进行了高规格报道,年底我们重新被电力工业部授予了‘先进企业’荣誉。”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虽然过程艰辛,可王金荣的眼里却充满了自豪。

80年代末,“双达标”工作在辽宁发电厂如火如荼开展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严密细心地监视仪器仪表,迈开双脚巡查设备运行情况,王金荣在平凡岗位上将眼勤和脚勤演绎得淋漓尽致,在80年代末的全国电力系统“双达标”浪潮中始终坚守如一。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88年至1997年的十年间,她发现主要设备缺陷50多项,一般设备缺陷450多项,做到操作4.12万次无差错。辽宁发电厂也在“双达标”工作中成为全国学习标杆,享有“南学望亭、北学辽电”的盛誉。

王金荣作为工人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凭着非凡的工作业绩,多年来,王金荣先后获评国家部委、辽宁省、抚顺市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十大女杰”等光荣称号。1977年,她以党的十一大代表的身份,光荣出席了全国代表大会。“荣誉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作为一线工人的代表,就是要坚守岗位,将自己的技术发挥到企业最需要的地方。”作为老值班员,她以自己执着的敬业精神带动和影响着年轻一代值班员,由她带出来的徒弟大都成长为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而她的故事至今仍被辽电人口口相传。

新时代的辽宁发电厂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事业是一点点干出来的。近年来,东方发电公司牢牢抓住两台35万千瓦机组除尘设备环保改造、热电联产增加供热负荷和光伏项目并网发电等关键环节,以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开启了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征程。“辽电精神”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苦干实干,辽宁发电厂的光辉历程是通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努力,才得以一步步地从“平地起高楼”、一步步地“冲过泥泞沼泽”的。

王金荣近照

“希望年轻人不仅要把工作当成一份职业,更要当成坚守一生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企业的发展大局紧密相连,全身心融入其中才能不负青春、不负初心。”曾经对徒弟们的教诲,70岁高龄的王金荣如今同样嘱咐给现在的我们。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国家电投

     材 东北公司

     字 李菁

     辑 闻晓蕊、韩笑

”,快速加入微博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