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新能源中,地热发电有着天然的优势,引起没有庞大的锅炉设备,没有灰渣和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比较清洁的能源,而且发电成本较水电、火电都低。
但任何能源都有其自身的缺陷,2017年11月,韩国东南部城市浦项发生5.4级地震,此次地震为1978年韩国开始测量地震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
对此,韩国政府2019年3月20日公布了调查结果,地震由附近地热发电站引起,而非天然地震。
谈及此次韩国公布的调查结果,有媒体称,参与调研团的海外调查委员会对震中附近的两口地热钻井一带的活动及影响进行了独立分析。
根据分析,当地电站为利用地热发电而向地下注入高压水,导致未知断裂带被激活,触发了浦项地震的主震,引发“人祸”。
经记者多方调查发现,注入高压水,确实为地热发电中的一种正常操作程序,据悉,地热发电程序是先钻井注水,待地热将水加热后,抽出蒸汽来带动涡轮发电机。
但因钻井深达4到5千米,抽注水过程可能造成地壳松动断层应力增加,酿成地震。
国际权威期刊《科学》已于去年发表高丽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教授李晋汉等韩国研究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
但也有意见指出,仅注水4次就造成如此大规模地震是不可能的。
地热发电存优势相比其他新能源细分领域,地热发电其实由来已久,1913年,第一座装机容量0.25MW的地热电站在意大利建成并运行,标志着商业性地热发电的开端。
目前世界最大的地热电站是美国的盖瑟尔斯地热电站。
其第一台地热发电机组(11MW)于1960年启动,以后的10年中,13MW、27MW和27MW机组相继投入运行。
20世纪70年代,共投产9台机组,80年代以后,又相继投产一大批机组。
其中除13#机组容量为135MW外,其余多为110MW机组。
截至2017年底,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达2万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年利用浅层地热能折合1900万吨标准煤,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城区,其中京津冀开发利用规模最大。
有不愿具名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地热发电有着各种优势,但确实存在着技术上目前还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地热电站也可利用冷却塔将余热释放到大气中,以避免上述的热污染。
冷却塔的补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