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上光伏电站的特点(1)不占用土地,适合规模开发。
海洋光伏电站建立在海面上,只占用海域、基本不占用土地,有利于集中大规模开发,一个基地装机容量可达到50~100万千瓦,甚至1000万千瓦规模。
(2)发电效率较高。
海面开阔没有遮盖,光照强、时间长,与同纬度陆上光伏相比,年发电量约高5~10%。
(3)海洋风疾、浪高,垃圾随洋流漂移,环境腐蚀性强,对光伏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维护要求较高。
2.海上光伏电站的形式海上光伏电站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固定式、漂浮式和依附式。
(1)固定式:采用植入海床的桩基,将光伏板架设在近海或潮汐带的水面以上,需对抗风和浪高进行特别设计,主要适用水深不大于5米的海域。
(2)漂浮式:光伏板几乎贴在水面上,整体可随海面一道上下起伏,这种形式对抗台风较为有利,但为适应波浪峰谷的起伏和不定向冲击,对阻隔波浪与组件连接的节点,对材料的防腐和对隔离海面的垃圾等,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依附式:光伏板依附在海洋设施上,依靠其提供支撑和防护。
如光伏板结合布置在海洋石油平台、风电机组的塔架和海洋牧场等设施上。
3.海上光伏电站的系统组成海上固定式和依附式光伏电站的系统组成,包括设计、建造,与陆地光伏电站差别不太大。
漂浮式是未来海上光伏电站的主要形式。
海上漂浮式光伏电站,除了光伏发电系统本身以外,主要由漂浮系统、锚固系统、敷设系统和接地系统等组成。
海上漂浮式光伏电站的系统组成示意图4.海上光伏的规模化发展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集中规模化发展,海上光伏电站每千瓦造价已由1万元左右,下降到5千元左右,降低幅度达到50%。
按海上光伏年利用约1200小时计,海上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与核电和火电相当,与海上风电相比具有成本优势。
根据国家能源十四五规划,国家鼓励发展海上光伏产业,沿海各省出台了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
到2022年5月,我国已经确权的海上光伏用海项目共28个,包括江苏18个项目、山东4个项目、浙江3个项目、辽宁2个项目、广东1个项目,累计确权海域面积达1658.33公顷(其中浙江确权的面积最大,为770.89公顷),可安装光伏规模预计可达1.5万万千瓦左右。
目前,我国海上光伏才刚刚起步,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新加坡柔佛海峡海上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