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2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28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嘉琛、李冉、记者尹明波报道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风电场,单月发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截至5月31日,风电场当月发电量达1.0074亿千瓦时,连续2个月发电量增幅超20%,平均单机故障时长降至2.49小时,综合厂用电率降至1.84%,各项指标创项目新高。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风电场。摄影:李晨琪为全力保障风电场最高出力,国家电投山东分公司所属海上风电公司采取三大举措,切实推进存量资产提质增效工作,跑赢迎峰度夏“第一棒”。强化党建引领。海上风电公司党总支召开专题会,针对试运行期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嘉琛、李冉、记者尹明波报道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风电场,单月发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
截至5月31日,风电场当月发电量达1.0074亿千瓦时,连续2个月发电量增幅超20%,平均单机故障时长降至2.49小时,综合厂用电率降至1.84%,各项指标创项目新高。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风电场。
摄影:李晨琪为全力保障风电场最高出力,国家电投山东分公司所属海上风电公司采取三大举措,切实推进存量资产提质增效工作,跑赢迎峰度夏“第一棒”。
强化党建引领。
海上风电公司党总支召开专题会,针对试运行期间存在的缺陷和气象因素,提出“党员带头,一人一机”的行动方案。
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一切海上作业窗口期,带头巡查设备,排查整改112项,消缺累计完成73项,确保了机组可靠稳定运行。
统筹作业计划。
坚持“寸风不弃,度电必争”,结合季节特点,集中开展迎峰度夏专项行动,紧盯气象预报和风功率预测系统,准确分析设备故障及安全隐患,合理安排出海进行设备维护、消缺、巡检。
加强设备运行状态和数据监控,确保设备高效稳定满负荷运行。
全面排查数值不达标机组,深挖发电效能,逐台优化机组功率曲线,日风机可利用率达99.95%,月风电利用小时数环比增幅22%,机组发电效率显著提升。
开展专项检查。
为确保生产安全,开展春检、夏检及安全月专项安全检查,以检促改,以巡促治,完成问题整改共41项。
4月底和五一劳动节期间,集中登机累计212次,完成全部58台风机定项检查,为保障5月份高发电量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于2021年12月16日全容量并网发电,是山东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国家电投在山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
项目位于胶东半岛海阳市南侧海域,装机规模301.6兆瓦,建设58台单机容量5.2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
该项目在陆上集控中心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配套建设30兆瓦/60兆瓦时储能装置、高效地源热泵系统,满足陆上集控中心所有区域采暖制冷需求,打造风光储互补、发供电一体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
据介绍,在科技创新、产业带动和产业融合方面,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发挥了示范作用。
——科技创新,示范引领。
项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升压站内采用的“底层电缆层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吸气式烟感报警系统”及风机“消防无害化设计和应用”均为国内外首创,并已成功应用。
——产业支撑,辐射地方。
项目建设加快配套产业集群的形成,远景能源风机制造基地已落户海阳,具备年产300套风机能力;“本土化”的建设模式有力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吸引了众多当地优秀企业加入项目建设,“本土化”程度高达80%,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有力贡献。
——创新示范,产业融合。
发挥能源央企的投资、技术、创新优势,积极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风电储能、海水淡化、海水制氢等多能互补和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海洋能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