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是风电产业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支撑起了整个风电机组,同时吸收风电机组的震动。
塔筒内部有爬梯、电缆梯、平台以及电气柜等内部结构(如下图),这些结构便于风电机组的日常运营和后期维护。
轻资产运营与竞争优势塔筒行业属于轻资产运营,其主要模式为从上游钢铁行业买入钢板等原材料,加工成塔筒然后销售出去。
在其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较高,所需的设备投资则相对较少。
以塔筒上市公司天顺风能2020年年报为例,其直接材料成本占比接近82%,占比相当高。
而主轴上市公司金雷股份2020年年报披露的直接材料占比仅为62%左右,远低于塔筒环节。
相较于其它重资产环节,塔筒产能的扩张速度更快,扩张难度也更低,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潜在竞争者。
比如,2020 年,陆上风电抢装导致头部厂商产能趋于饱和,部分中小产能便随之涌现填补供需缺口,造成市场短期的集中度下降。
因此,在塔筒这个细分子行业,龙头企业虽然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因为整体的进入壁垒不高,对该环节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有一定影响。
以下为塔筒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对比:各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走势基本一致,2021年半年报平均在20%附近。
当然,这并不是说塔筒龙头公司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
对于塔筒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产品质量。
塔筒常年在野外运行,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恶劣,运行风险较大,并且可靠使用寿命需保持在 20 年以上,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
技术方面,像法兰连接、焊缝、错边量控制以及防腐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
第二、履约能力。
公司能有效协调供应链,高效生产,保证产品能按时履约。
进一步地,以天顺风能为例做一下成本拆解。
根据2020年年报,天顺风能原材料占比 81.95%,原材料以钢材为主,该环节的盈利能力对钢价十分敏感,人工工资占比5.93%,制造费用占比4.75%,运费占比7.37%。
2021 年,钢板价格高企,塔筒龙头企业一方面利用规模优势与钢企达成合作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行业地位拥有的话语权向下游提价,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龙头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转嫁能力上相对中小企业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塔筒的运输半径一般而言,单段塔筒的长度在 20 米以上,甚至更长,重量数十吨,运输难度较大,导致运费较高。
根据天顺风能2020年年报,运输费用在塔筒中的占比达7.37%,明显高于铸件、主轴等其它环节。
高昂的运输费用对塔筒的远距离运输造成阻碍,陆上风电塔筒的运输半径一般在 500-800 公里,相关企业为竞争市场份额需要对重点市场区域进行产能布局。
塔筒的竞争格局风电塔筒的生产工艺在产业链中相对简单,进入门槛低,同时受制于较强的运输半径,使得国内的塔筒企业相对较多,竞争也相对激烈。
但随着风电行业的技术进步,风机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相应地,高塔筒成为下一步发展趋势,这对塔筒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望提升行业的集中度。
工艺控制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较高的公司有望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国内风电项目的交付周期延长,导致风塔企业的存货与资金垫付压力增大,这对资金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较为有利。
国内塔筒的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天顺风能、大金重工、天能重工、泰胜风能等,各公司2020年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其中,天顺风能近年来的塔筒销量均位居国内第一名。
最后再对比一下塔筒行业最主要的两家上市公司:天顺风能和大金重工。
从其历史产销和库存走势图,可以看到两家企业最近几年的发展路径。
天顺风能一直领先,而大金重工近年似有追赶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