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二十大代表风采】武钢:新时代“追风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2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塔筒   浏览次数:202
核心提示:“我会将毕生精力投入风电事业,让更多人享受绿色低碳美好生活,为国家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曾在很多场合这样说。武钢工作照。图片由本人提供既有公开承诺的底气,更有积极践诺的行动。深耕风电行业35年,武钢见证了我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风机,将自主知识产权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推向全球市场;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创始团队将金风科技从一个资产300万元的小企业打造成总资产1200亿元的中国风电行业领军企业。武

   

“我会将毕生精力投入风电事业,让更多人享受绿色低碳美好生活,为国家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曾在很多场合这样说。
武钢工作照。
图片由本人提供既有公开承诺的底气,更有积极践诺的行动。
深耕风电行业35年,武钢见证了我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风机,将自主知识产权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推向全球市场;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创始团队将金风科技从一个资产300万元的小企业打造成总资产1200亿元的中国风电行业领军企业。
武钢追风的梦想,始于达坂城。
歌声中的达坂城,有漂亮的姑娘,大又甜的西瓜;现实中的达坂城,还有呼啸的风。
在新能源时代,这是宝贵的资源。
1987年,武钢放弃稳定的教师职业,到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达坂城风电场当起了场长。
“那时中国风电才刚刚萌芽,达坂城也只是边陲一块试验田。
说是场长,其实电气、液压、机械样样都得干,每天都得爬20多米高的风机。
”武钢回忆,风电行业发展初期,我国大部分风机都依靠进口,价格高、故障率高、维修成本高。
要想在国内实现风电大规模应用,一定要造出国产化风机。
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武钢带领团队率先开启了国产风机研制,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研发过程中倍感使命光荣,时刻敦促自己不断追求进步。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更加精湛的业务素养和不惧艰难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武钢说。
1998年,首台国产600千瓦风机在达坂城风电场投入运行,整机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秀成果奖。
正是武钢执着坚守催生了金风科技,带动了我国风电制造业蓬勃发展。
一路钻研,一路奋进。
2002年,武钢和金风科技研发团队再次承担国家“863”计划,自主研发兆瓦级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后来又调整技术路线,转为全球最先进的直驱永磁风机研究。
2005年4月,1.2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达坂城风电场试运行。
这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兆瓦级风机,使我国风机制造初步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条件。
随着中国风电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金风科技也一路前行,成为中国风电行业领军企业。
“作为公司党委书记,我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高度融合,‘红色引擎’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引领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担当社会责任。
”武钢说。
起于风,但不止于风。
武钢和团队探索创新步伐从未停止,他带领金风科技打造了中远天津港C段全球首个零碳码头,助力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工业园区,帮助位于福建平潭海峡的世界最长公铁两用大桥用上海上风电……风电正在从替代能源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从乘风而起到御风前行,岁月流转中,武钢从追风青年步入花甲之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武钢倍感自豪,在新时代,他依然带领团队,在追风路上奔跑。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