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稳定的能源保障。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不少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开始大规模采煤。
但煤矿开采完后留下的采煤沉陷区却对地表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具体体现在地表形态被破坏、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等。
知识小卡片采煤沉陷区,是由于长期大规模的地下煤层开采形成采空区,随着采空区面积不断扩大,煤层的顶板(覆岩)失去支撑,顶板岩层随之发生弯曲、断裂、垮落,产生倾斜变形和水平移动,形成地表沉陷现象。
采煤沉陷区沉陷的严重情况与当地地下水深度具有直接关系,若是地下水位较低,那么沉陷区为陆地地形,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若是地下水位较高,那么采煤沉陷区的出现将会导致地下水回灌,对当地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损害,不利于生态系统的运作。
采煤沉陷区的治理一直是难点,填土造地复垦或者非充填治理,都存在土地利用单一化,整体经济效益不够理想的缺点,需要当地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山西大同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北部,植被和降水稀少,但光照充足,每年有超过3000小时的阳光(平均每天超过8小时),也是中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山西省发改委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光伏发电基地的战略构想。
以光伏治理采煤沉陷区,不但可以有效利用生态植被脆弱的闲置土地,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甚至打造林光互补一体化示范区,实现土地利用、发电效益和沉陷区治理三赢,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2015年6月底,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建设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示范基地,启动了影响深远的“领跑者”计划。
大同南郊区、新荣区和左云县形成的1687.8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成为国内第一批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
大同市建在500亩废弃煤矸石场上的50MW光伏电站三峡新能源山西大同左云光伏电站 国家电投大同采煤沉陷区光伏电站三峡阳泉采煤沉陷区光伏电站除了山西,安徽、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市都将光伏发电项目引入采煤沉陷区的治理中。
国家电投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光伏漂浮电站三峡新能源淮南150MW光伏漂浮电站安徽淮南谢家集光伏漂浮电站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年平均日照约有3000小时,充足的日照时间和高低起伏的地形,给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
内蒙伊金霍洛旗500MW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项目2021年6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请提供利用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发展光伏发电有关情况的函》,要求列入全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重点采煤沉陷区集中的23省115个区市提供利用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关情况,推动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综合利用。
这是中国低碳绿色转型兼生态治理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