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亚洲首台11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41
核心提示:近日,亚洲首台11兆瓦级别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头完成吊装。(电气风电汕头基地供图)  近日,亚洲首台11兆瓦(MW)级别海上风电机组在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汕头基地顺利完成吊装,并计划于月底并网发电。这为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翻开了新篇章,也成为汕头加快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的强有力支撑。  电气风电汕头基地为广东省内最大的智慧能源项目,同时是电气风电首个工业园区级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此次在基地吊装的机组——Petrel海燕平台EW11.0-208机组,是电气风电在发电机与整机设计方面深耕多年

   

近日,亚洲首台11兆瓦级别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头完成吊装。
(电气风电汕头基地供图)  近日,亚洲首台11兆瓦(MW)级别海上风电机组在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汕头基地顺利完成吊装,并计划于月底并网发电。
这为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翻开了新篇章,也成为汕头加快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的强有力支撑。
  电气风电汕头基地为广东省内最大的智慧能源项目,同时是电气风电首个工业园区级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
此次在基地吊装的机组——Petrel海燕平台EW11.0-208机组,是电气风电在发电机与整机设计方面深耕多年后,为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带来的更大容量、更大风轮、更高发电量的更优解决方案,该机组去年9月成功下线时就创下亚洲最大直驱海上风电机组的记录,机组叶片扫风面积相当于5个足球场,扫一圈可发电21度,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4040万度。
此次,Petrel海燕平台在延续了成熟的叶片设计、可靠的变桨和偏航系统设计、高效低能耗的冷却系统的同时,对发电机进行专题攻关,提高了发电机的电磁扭矩密度;开发了新一代的发电机水冷系统,大大提高了发电机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更好地适用于中国的海上运行环境。
  据电气风电负责人介绍,Petrel海燕平台机组采用电气风电创新设计的驱动链技术,采用高性能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可保证机组的机电高协同性、降低机组的故障率。
机组还应用了百米级碳纤维叶片,通过动态雨蚀前缘保护,延长叶片运行寿命;应用国际防雷技术,保障整机运行可靠性。
不仅如此,机组应用电气风电最新一代LeapX控制系统,在保证机组可靠性的同时,增加了机组的发电量;借用电气风电领先的数字化技术,搭配“风云”智慧平台,成为了全感知数字化智联风机。
综合性能更优的叶片设计,为海燕运行提供了“更有力的翅膀”;智能化、数字化,则为Petrel海燕平台装上了“更聪明的大脑”。
该负责人表示,集团10余年的风机设计经验,为Petrel海燕平台注入“最优秀的基因”,该机组充分经过部件测试与整机车间测试,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并提高了机组在风场运行的稳定性。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有着得天独厚临海临港优势、海洋和风力资源丰富的濠江是“主阵地”。
不久前,“110kV广澳变电站新出线满足风电试验基地接入需求项目I”工程宣告竣工,标志着位于濠江区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的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已具备新型风机测试条件。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是广东电网公司为满足大容量海上风电新机型集中检测需求,全力打造的海上风电认证检测服务平台与公共试验平台。
相比海上试验场,该试验基地具备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开放共享、可持续的显著特征;对比同类陆上试验场又具备单机测试容量最大、试验项目最齐全、兼容性最好、接入系统方案最全、示范效应显著等特点。
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单机测试容量最大的陆上试验基地,为加快推动汕头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指明方向、增强底气。
濠江区表示,将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统筹布局,加快发展以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全力助推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积极服务国家“双碳”目标。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