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与中环,可谓是光伏单晶领域的双雄,本来一个民企,另一个是国企,不具有可比性。
但是,自从2020年7月TCL入主了中环之后,则两个单晶巨头都成为了民企,单晶进入了双寡头竞争时代。
01 市场的简单比较2020年,隆基股份的主业业务收入为545.8亿元,净利润为85.5亿,净利润率15.94%,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7.23%。
2020年,中环股份的主业业务收入为190.6亿元,净利润为10.89亿元,净利润率7.74%,净资产收益率为7.55%。
这几个基本数据一比较,就知道,隆基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收入、净利润、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都是一流水平,都是中环所不能比拟的。
市场的比较我们发现,隆基股份最新市值5000亿,中环的总市值只有1480亿元。
隆基的龙头溢价效应非常明显,这也是历史上隆基股份的股价表现远远好于中环股份 的原因。
02 180联盟 VS 210联盟2019年6月23日,7家企业发表《关于建立光伏行业标准尺寸的联合倡议》,这7家企业包括:阿特斯、江苏润阳悦达、江苏中宇、晶澳、晶科、隆基绿能、潞安,它们主要是市场上大型光伏设备制造商。
此倡议的核心内容为:共同倡导建立几何尺寸为182mm*182mm 的硅片标准(M10),并在行业标准组织中将这一尺寸纳入标准规范文件。
因此,此次联合倡议被外界称为“180联盟”。
半个月之后的7月9日,39家企业宣布成立“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它们中间除了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外,还有很多大型能源央企,一下子显得似乎更加主流一般。
210进盟的核心宗旨是,共同构建基于全新技术平台的产品、系统和标准,致力于600W+超高功率组件和解决方案在应用端价值最大化。
由于600W+是建立在210mm之上的硅片,所以该联盟就被简称为“210联盟”。
210联盟成立后不久,尚德、协鑫、英利、赛迪等老牌光伏企业也加入210联盟,致使210联盟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转换效率和尺寸的限制,如果采用182mm的硅片,组件的功率很难做到600W+。
目前转换效率下,600W+组件必须使用210mm硅片封装。
因此,600W+联盟基本代表了210mm尺寸硅片的联盟,在这个联盟里,中环股份就拥有优势。
03 中环在发力值得注意的是,隆基股份至2022年末产能将达110GW。
中环股份到2023年末其光伏硅片产能将达105GW,其中G12(210mm)大硅片产能约为100GW, 大硅片比重达到74%。
也就是说,中环规模已经比肩隆基了,形成双寡头格局。
2019年,作为半导体硅片制造商的中环股份,依托自己50年以上的半导体技术积累,推出了12英寸光伏硅片,从而为自己在单晶竞争中又赢得了几个身位。
中环这几年正在完成“蜕变”。
2020年7月中环完成“混改”,8月完成定向增发50亿,投入“集成电路用8-12英寸半导体硅片之生产线项目”,2020年年末已经使用了27亿,不到4个月,投资进度完成54%,可见中环股份对半导体硅片的渴望程度。
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在G12硅片市场占有率超过99%。
2020年年底,中环单晶总产能55GW,其中G12产能占比已达40%。
中环部分2020年7月定增募投项目2021年4月28日,中环再次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募集资金90亿元,全部投入宁夏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项目”,该项目生产高效单晶硅棒(G12),年产50GW,计划在2022年投产,2023年下半年达产。
达产后,中环股份G12单晶硅的占比将提高至68%。
中环部分2021年4月定增募投项目在半导体领域,大尺寸晶硅生产线已经成为主流,效率高,产能大。
在光伏晶硅领域,一般认为,大尺寸硅片也会效率高,产能大,它代表着光伏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中环又抢回了几个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