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94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南方能源观察欢迎投稿,投稿邮箱:eomagazine@126.comeo记者 刘文慧编辑 陈仪方审核 姜黎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为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和促进绿色发展,会议决定,核准已列入规划、条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
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2022年4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经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分别为浙江三门核电3、4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3、4号机组和广东陆丰核电5、6号机组。
至此,2022年已有10台核电机组得到核准,为10年来获批核电机组最多的一年。
福建漳州核电一期项目于2019年10月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建造许可证。
中核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中国核电公告显示,漳州核电二期业主单位为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该项目为厂址规划容量内的二期扩建工程,机型为华龙一号,目前项目现场正在稳妥有序推进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田螺岭,拟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该项目一期工程采用第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拟建设2台CAP1000核电机组。
对核电项目而言,新厂址的1、2号机组一旦核准开工,意味着该厂址后续机组的前期工作有了一定保障,特别是在相关审批和公众沟通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
作为“零碳”能源,核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项。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在考虑铀矿采冶及核电站退役治理后,核能依然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小的发电技术之一。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指出,核电以全球发电量总量的10%,贡献了约1/3的低碳电力。
具体到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的《碳中和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一文指出,在“四步走”的减排路径中,核电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第三步“低碳阶段”核电有望基本具备替代火电作为“稳定电源”的条件。
2021年全年,中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071.41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5.02%。
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指出,要稳步提高核电在我国能源电力结构中的比重,统筹核电厂址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加快核电批量化建设步伐,有力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建设运行核电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核电安全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如何强化全过程监管、如何通过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加强核能科普,将是监管机构和核电企业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