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光伏产业发展策略与模式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102
核心提示::光伏发电是国家当前全力发展的重要产业,宏观层面的利好是长期可持续的。产业在规模、规范性、产品技术升级、成本进一步下降和消纳等各方面均可期待长期快速发展。在经历“531”新政带来的一系列考验后,光伏行业需要转变发展思路,重新审视对补贴的依赖和重视程度。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更需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从而实现理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Part1、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一、光伏装机规模迅猛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

   

:光伏发电是国家当前全力发展的重要产业,宏观层面的利好是长期可持续的。
产业在规模、规范性、产品技术升级、成本进一步下降和消纳等各方面均可期待长期快速发展。
在经历“531”新政带来的一系列考验后,光伏行业需要转变发展思路,重新审视对补贴的依赖和重视程度。
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更需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从而实现理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Part1、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一、光伏装机规模迅猛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0.25GW(其中光伏电站100.59GW,分布式光伏29.66GW),累计装机规模已经超额完成光伏“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10GW目标。
二、主要设备技术发展日新月异1. 太阳能电池、组件近年来,光伏电池的制造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商业化产品效率平均每年提升约0.3%~0.4%。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光伏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在2020年前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到23%以上。
2. 逆变器目前市场内逆变器的应用基本可以分为二种,一是组串式逆变器,二是集散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
光伏电站的直流侧电压目前正处于1000V到1500V的过渡期。
1500V系统可减少初始投资成本,同时减少了线损,提升了发电量,与1000V系统相比可以将整体系统效率提升1%-2%之间。
3. 光伏支架(轴)系统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能提高组件对太阳能资源利用效率,虽然增加机械跟踪设备,会增加单位工程造价,但是每年都将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
随着晶体硅电池板价格的不断下降,配套设备包括机械跟踪设备的成本也在逐渐下降,跟踪式光伏系统的总体经济效益更加突出,因此越来越多地推广和利用。
三、光伏上网电价退坡现象显著2013年至2018年,国内光伏上网电价经历了5次调整,几乎按照0.1元/年的速度下调。
2018年初,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已降至0.55元/度 (含税),Ⅱ类资源区0.65元/度 (含税), III类资源区0.75元/度(含税)。
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三部委联合发出《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文件(以下简称“531”),在18年电价的基础上统一再次将上网电价下调了0.05元/度,进一步加速了光伏上网电价退坡。
四、光伏系统造价投资逐年下降自2010年来,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成本下降显著,从每瓦十几元到现在的六、七元。
10年间,中国光伏的造价下降了90%以上,其中组件的价格下降了91.6%;系统价格下降了88.3%;上网电价下降了81.3%。
Part2、光伏产业发展的前景近期,宏观政策调整了引导方向,将重心放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例和发电比例,在《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0GW左右、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
掣肘于补贴缺口困境,各类型光伏项目被规范于合理的增速范围内。
按照“531”政策走向,分布式光伏在未来两年的规模或仍被限制于10GW左右,地面商业光伏电站的规模受国家总量控制放缓,需要落实指标且全部参与竞价,指标竞争引起投资风险增加。
为此,平价上网光伏项目成为光伏项目开发的额外机遇之一。
从成本来看,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是激发光伏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
通过产能提升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已接近天花板,今后最主要的降本手段是为技术和产品升级。
2016年开始,全球光伏产业已经进入新一轮技术迭代升级期,国家政策也通过制定推出领跑项目、加强对光伏产品的技术指标监管等多项政策放大技术升级的效用和速度,使得光伏产品技术标准逐年提高在夯实我国光伏技术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助力成本的下降。
Part3、当前形势下,“平价上网”模式的分析一、政策导向引领光伏平价上网的发展2017年国家发改委《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2020年实现光伏上网电价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光伏电价实现销售侧平价上网。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将鼓励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逐步解决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益冲突问题,扩大新能源消纳市场,从而促进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
1. 隔墙售电政策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式下发了关于《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901号)文件(以下简称“1901号文”),分布式能源在被动接受调度指令管理多年之后,可以主动参与市场交易,在满足相关技术条件下,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之内选择就近销售电量,“隔墙售电”成为可能,并获得合法的售电资质,集发售(电)于一体。
在“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思路下,分布式能源作为增量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率先成为用电侧电量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排头兵。
2. 电力市场化交易同样根据1901号文件精神,要求各省编制试点方案、进行交易平台建设、制定交易规则等,开始探索和研究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
可参与市场化交易电站范围:单项项目容量不超过20 兆瓦(有自身电力消费的,扣除当年最大负荷后不超过20 兆瓦)、接网电压等级在35 千伏及以下项目;单体项目容量超过20 兆瓦但不高于50 兆瓦,并网电压等级不超过110 千伏且在该电压等级范围内就近消纳。
3.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与“绿证”交易2017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关发布《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通过这种购买绿证证书的方式,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资金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