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央视关注海上风电,远景能源如是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112
核心提示:【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作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力量,又恰逢补贴收官之年,海上风电产业近期持续受到关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近期播出专题报道,关注海上风电的现状与前景。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强调:要警惕海上风电抢装潮中的产品质量隐患和补贴取消后的产能过剩,呼吁行业理性发展。他同时指出,“海上风电+储能”将成为进一步发挥海上风电优势的关键解决方案。 报道称,并网大限之下,海上风电行业已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作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力量,又恰逢补贴收官之年,海上风电产业近期持续受到关注。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近期播出专题报道,关注海上风电的现状与前景。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强调:要警惕海上风电抢装潮中的产品质量隐患和补贴取消后的产能过剩,呼吁行业理性发展。
他同时指出,“海上风电+储能”将成为进一步发挥海上风电优势的关键解决方案。
报道称,并网大限之下,海上风电行业已经出现了短暂的供需失衡状况。
从风机大部件到整机生产,再到安装船,整条产业链都面临考验。
田庆军表示,远景对海上风电的“抢装”始终保持理性态度。
“我们在获取订单的时候,已经跟自身的产能做了紧密的匹配。
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没有一味去市场获取更多海上订单。
”田庆军表示,这将确保远景可以履行对客户的交付承诺,保证客户的海上风电项目可以如期并网。
2020年陆上风电的“抢装”促使风电产业链的大幅扩张,存在许多非风电供应商进入的情况,这些供应商没有经历正常的行业准入程序和合格供应商应认证流程,带来的结果就是部分“抢装”下的陆上风电项目存在质量隐患。
除了潜在的质量隐患,“抢装潮”过去,海上风电产业也或面临产能过剩困局。
田庆军表示,整机商抢单一定要量力而为,要审视自身的供应链,避免因为供应链紧张,交付不上风机;开发商也要更深入调研产业链,不要仅依靠整机商的信息,要尽可能选择质量可靠能够稳定供应的供应商。
央视报道同时指出,伴随海上风电并网规模的扩大,海上风电的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在扩大。
“海上风电加储能是一个发展趋势”,田庆军认为,海上风电可以通过加配储能来解决波动性,未来既可以通过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平抑波动性,也可以用多余的电制氢,发展氢能源。
储能度电成本下降为海上风电+储能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有信心到2023年将储能度电成本降低到0.1元/千瓦时”,田庆军表示。
但他同时指出,如果仅仅简单通过政策强制新能源配储能,将无法充分发挥储能的价值。
他呼吁需要尽快明确储能身份,相关政策也要提上日程。
只有让储能参与到电力交易中去,才符合长期市场导向。
“希望地方政府可以接力补贴,‘扶上马再送一程’。
”田庆军说,海上风电具有巨大的发展价值,通过补贴接力渡过真空期,地方政府可以“一举而多役济。
” 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 | 闫志强 见习编辑 | 李泽民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