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电力行业研究①:中国电力行业格局之煤价与电价的博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13
核心提示:中国电力行业近年来格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过去电力行业有种说法是“计划电,市场煤”,即电价是计划的,是规定的,而煤价是市场化的。当时发电几乎完全是火电,而火电的主要原料是煤。实际上煤炭价格在90年代也是计划的,而且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市场化,两者之间针对价格的矛盾和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自2002年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飞速提升,导致煤炭供不应求。再加上从2004年开始国家逐渐放松对煤炭价格的指导,两者叠加带来了煤炭的“黄金十年”。在这个过程中,煤炭企业居于议价的强势地位,而电力企业在电价受限

   

中国电力行业近年来格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过去电力行业有种说法是“计划电,市场煤”,即电价是计划的,是规定的,而煤价是市场化的。
当时发电几乎完全是火电,而火电的主要原料是煤。
实际上煤炭价格在90年代也是计划的,而且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市场化,两者之间针对价格的矛盾和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自2002年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飞速提升,导致煤炭供不应求。
再加上从2004年开始国家逐渐放松对煤炭价格的指导,两者叠加带来了煤炭的“黄金十年”。
在这个过程中,煤炭企业居于议价的强势地位,而电力企业在电价受限的情况下和煤企争执非常激烈,期间甚至多次出现争执无果,由国家出面协调才确定全年煤价的情况。
2009年之后,4万亿刺激计划使煤炭产能飞速扩大,直到2013年煤炭彻底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黄金十年结束,煤炭价格一路下跌,直到2015年全行业都处于亏损状态。
在这期间,电力企业开始居于议价的强势地位。
2015年供给侧改革开始后,全国煤炭落后产能开始快速出清,2016-2019年全国煤炭去产能达到10亿吨,又一次改变了煤炭和电力行业的地位。
但这次国家又一次进行了改革,2016年12月起,按照发改委规定,以535元/吨为基准价,煤、电企业要按照定价机制,协商确定每月的长协价,没有被清退的煤企利润得到了大幅改善。
2021年,煤价再次开始上涨,2021年10月8日国常会,国务院允许电价上涨。
如下图,发电端涨幅不超过20%,消费端涨幅不设限。
十三五期间是用电越多越便宜,现在是用电越多越贵,而且是用电多的补贴用电少的企业,交叉补贴。
电价不针对居民、政府和军工,国家不允许地方再出台电价优惠措施。
而近年来,在双碳的要求下,电力行业的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火电无论从装机量还是发电量上看,占比都在下降。
这里装机量指的是全国可用的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单位是W、KW、MW、GW(后者是前者的一千倍),而发电量指的是生产的电能,单位是Wh、KWh、MWh、GWh(同样后者是前者的一千倍)。
目前国内发电装机量57%为火电,发电量70%为火电,清洁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在装机量和发电量上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
最近常见的各地缺电也与此有关。
风电、光伏发电都存在发电不稳定的问题,这很容易理解,而这个不稳定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第一种是储能,也就是在发电时把多余电量存到电池里,等不可发电时由电池放电,由此实现平滑地供电;第二种是用火电作为调控电源,当风电、光伏发电无法使用时,以火电来填补电力需求的缺口。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清洁电力中,核电、水电并没有大规模投产,而不稳定电源大幅增长。
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我们的储能电池装机量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火电价格下降,原计划的改造部分火电为调控电源也未能实现,所以导致了我们的供电不稳定,旺季缺电的情况。
从电价上来看,今年长协电价普遍上涨接近20%,主要原因是煤价上涨。
工商业用电完全市场化之后,交易电力分两部分:年度长协和月度交易,其中年度长协占比约为60%-80%,价格上涨近20%,基本锁死全年电价。
之前的电力是让利,现在是保供。
要解决缺电问题,就要用储能和调控两种方式:储能方面国家目前也在大力推进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储能的方式主要有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等,目前还在商业化初期,目标是2025年实现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而调控方面主要还是依靠火电,它是成本最低、最灵活的调控方式。
而要用火电调控,就必须让火电企业有盈利,在煤价高企的背景下,需要提高电价。
更多关于电力行业的深入分析,欢迎私信我们交流~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