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国凤头燕鸥(中华凤头燕鸥浙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61
核心提示:台风“梅花”过境后,上海又出现了罕见鸟类。9月16日,记者从上海市林业部门获悉,15日上午,观鸟爱好者们在世纪公园镜天湖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凤头燕鸥,目前全球数量仅100只左右,为IUCN极危物种,因此有“神话之鸟”的称号。台风“梅花”吹来罕见鸟每逢台风天,上海就可能会出现不常见的鸟,观鸟爱好者也会在此时特别关注鸟况。9月15日上午,台风“梅花”过境后,观鸟爱好者陆阳在世纪公园镜天湖的铁杆柱子顶上发现一只明显与众不同的鸟,经鸟友们辨认确定为中华凤头燕鸥。听闻消息的观鸟爱好者们,随即从四面八方赶

   

台风“梅花”过境后,上海又出现了罕见鸟类。
9月16日,记者从上海市林业部门获悉,15日上午,观鸟爱好者们在世纪公园镜天湖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凤头燕鸥,目前全球数量仅100只左右,为IUCN极危物种,因此有“神话之鸟”的称号。
台风“梅花”吹来罕见鸟每逢台风天,上海就可能会出现不常见的鸟,观鸟爱好者也会在此时特别关注鸟况。
9月15日上午,台风“梅花”过境后,观鸟爱好者陆阳在世纪公园镜天湖的铁杆柱子顶上发现一只明显与众不同的鸟,经鸟友们辨认确定为中华凤头燕鸥。
听闻消息的观鸟爱好者们,随即从四面八方赶来拍摄中华凤头燕鸥。
9月15日13时前的大部分时间,这只中华凤头燕鸥都安静地待在水面上的停歇处。
13时后,它和其他燕鸥们一起飞离了镜天湖。
中华凤头燕鸥是凤头燕鸥属的一种,只在东亚地区海域繁殖,在东南亚地区越冬。
“凤头”形容的是它们后脑那一堆看似杂乱的羽毛。
它们曾经还有一个中文名叫黑嘴端凤头燕鸥,因为它们黄色的喙部先端恰好有黑色的斑块。
它们的眼睛前面有一个圆形黑斑,看起来仿佛时刻都瞪着圆圆的黑眼睛,其实真正的眼睛在黑斑后面。
中华凤头燕鸥现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物种保护联盟(IUCN)的物种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危物种,目前种群数量约100只。
对上海而言,2004年9月在崇明东滩曾发现一只单独活动的个体;它最近一次出现在上海,是2019年8月11日的南汇东滩,当时也是台风之后停歇在海岸大堤内的鱼塘中。
台风天为何会出现罕见鸟?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介绍,在鸟类大家族中,人们常将一些主要生活在海域、很少飞临近海的鸟类称为海鸟,代表性的类群包括军舰鸟、信天翁、海燕、鹱、鹲、鲣鸟,以及一些海洋性的燕鸥。
在台风移动的过程中,海鸟可能会受台风外围风力增强的影响,在台风到来之前尚能主动飞行时,先行寻找避风之所。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台风登临的前几天,就会有一些海鸟出现在海岸边。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海鸟已经无法躲避台风,并无力逆风飞行时,就会被卷入台风悬臂,此时为了保存性命,它们可能会努力顺风飞行,直到进入风力相对减弱的台风眼区域,并随着台风眼最终登陆。
登陆后的台风风力减弱,这些海鸟就有机会逃脱台风的控制,寻找陆地上合适的区域休息。
这时,一些水域面积较大、环境良好、且有安全停歇位置的水域就成为它们休息片刻、补充体力的最佳选择了。
世纪公园虽然离海边不算近,但绿化面积足够大,加上镜天湖水面宽阔,所以除了常见的一些留鸟,罕见鸟类时有出现。
在此次发现中华凤头燕鸥之前,世纪公园还出现过上海地区罕见鸟类黑喉潜鸟和紫背苇鳽。
近年来,台风先后吹来了军舰鸟、中贼鸥等上海地区罕见的鸟,甚至是第一次记录到的鸟。
(光明网)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