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未知来 源丨网络编 辑丨暖通风向标(ID:hebnt2015)一、电蓄热技术简介固体电蓄热机组是通过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将供电谷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储存在固体蓄热材料中,在供电高峰期给终端设备输出热能的储能供能系统。
系统可实现建筑采暖(制冷)、供热水,提供工业用热,配套农业及畜牧业生产等。
固体电蓄热机组由智能控制柜、电蓄热设备、热交换设备(或吸收式制冷设备)和终端采集器组成。
智能控制柜是整个系统的中枢,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并分析终端采集器所提供的信息数据,来控制固体电蓄热机组的存储量和热交换设备的输出量。
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网络控制。
电蓄热设备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进行储存的蓄热设备。
热交换设备是将储存的热能进行转换释放,以满足终端需求的的装置。
(吸收式制冷设备是通过吸收式制冷原理将储存的热能进行转换以实现制冷的装置)终端采集器是集成在终端设备上的信息收集装置。
二、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电蓄热机组调节:1、执行峰谷电价,且差价较大的地区。
2、热负荷高峰与电网高峰时段重合,且在电网低谷时段电蓄热机组负荷较小的场合。
3、在一昼夜或某一周期内,最大热负荷高出平均负荷较多,并经常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的场合。
4、电力容量或电力供应受到限制的工程。
5、要求部分时段备用制热量的工程。
6、原有的制热系统需要扩容,但无电负荷增容条件,或增容费用较高的场合。
电蓄热技术适用于峰谷电价价比大于4:1的地区,可使电蓄热工程的投资回收期缩小在5年之内;适用于夜间23:00至次日早7:00有低谷电的建筑单位,如商场、学校、办公楼、工商、医院、居民小区、农业大棚等。
三、电蓄热技术的应用价值1、电蓄热技术的移峰填谷作用电蓄热设备比常规的取暖设备增加了一套蓄能装置,充分利用电网的低谷电开机蓄热,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段停止加热工作,释放存储的蓄热量,在实现同样的供暖效果时,缓解电网峰段电力供需矛盾,达到“移峰填谷”的目的。
2、推广电力蓄能技术有利用于缓解尖峰期电力紧缺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采暖设备拥有量大幅增长,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
采暖用电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
全国大多城市高峰电力供应不足而低谷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
调峰的压力日趋严峻。
推广电蓄热技术,可以有效地转移冬季电采暖的负荷,抑制其在高峰负荷上的叠加,有效地缓解电网高峰期供应紧缺的矛盾。
3、推广电蓄热技术有利于改善电网的负荷特性电蓄热技术削减和转移尖峰负荷效果明显,就部分蓄能供热方式而言,可以削减1/3的采暖高峰用电负荷,提高负荷率,改善电网的负荷特性。
推广电蓄热技术,可以达到均衡负荷的效果,增加了系统的高峰备用容量,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四、电蓄热技术的发展前景1、建立区域性电蓄能供热站区域性供暖系统对节能较为有利:(1)大型供暖机组的能效远远高于中小型机组;(2)可节约大量分散的建设机房占地和设备的初期投资;(3)提高供暖系统的控制调节水平,减少了电力消耗及环境污染。
2、开发紧凑式新型的中小型固体蓄热装置对于分散的、暂时不具备建造集中式供暖条件的中小型建造物,开发紧凑式新型的中小型固体蓄热装置是可行且有效地,小型固体蓄热装置投资回收期一般是3年左右。
3、研究新型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就是一种能够储存热能的新型化学材料。
它在特定的温度( 如相变温度) 下发生物相变化,并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可用来控制周围环境的温度,或用以储存热能。
它把热量或冷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把它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电蓄热技术按照蓄热介质划分为水蓄热、固体蓄热、蒸汽蓄热、共晶盐蓄热。
常用的蓄热方式为固体蓄热。
储热介质蓄热温度(℃) 密度g/cm²导热系数w/mk比热容KJ/kg℃固体蓄热砖(镁砖、镁铝砖、镁铁砖)≤8002.924.101.024、采用温度湿度分开独立控制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的供暖方式是我国学者率先倡导、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集中供暖方式。
不同于传统的集中供暖,温湿度独立控制采用俩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分别对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进行调控,这样可以使被控环境的温湿度同时满足,产生较大的节能效果。
长按.识别.关注暖通风向标(微信号:hebnt2015)深度挖掘暖通政策与资讯;及时传递暖通新品与技术;洞悉暖通工程隐患与问题;书写暖通人从业经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