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半潜式海洋平台(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深海载人潜水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32
核心提示:我们人类对海洋世界的认识,远不及对太空的了解。占据地球70%面积的神秘海洋,拥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直是个说不清楚的谜。海洋科学家为了能够收集海洋剖面的数据,及时获悉海洋大气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类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实施全球海洋观测计划是唯一科学有效途径。12月20日科技日报报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船重工710研究所再获新突破,中国首个海洋观测永动机器人研制成功,未来将积极参与Argo计划。全球性的海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Argo计划,致力于对海平面至2000米深的环境研究。每隔3个维度投放一个观测机器人,

   

我们人类对海洋世界的认识,远不及对太空的了解。
占据地球70%面积的神秘海洋,拥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直是个说不清楚的谜。
海洋科学家为了能够收集海洋剖面的数据,及时获悉海洋大气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类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实施全球海洋观测计划是唯一科学有效途径。
12月20日科技日报报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船重工710研究所再获新突破,中国首个海洋观测永动机器人研制成功,未来将积极参与Argo计划。
全球性的海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Argo计划,致力于对海平面至2000米深的环境研究。
每隔3个维度投放一个观测机器人,获取准确而又及时的海洋的温度、盐度剖面以及压力资料信息,发生给卫星传输给地面科学实验室。
帮助科学家及时掌握大气层内的天气情况,提前预防全球日趋严重的气象灾害。
710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永动机机器人长3.5米,宽1.5米,最大潜水深度可达4500米;采用海洋温差能驱动。
温差能原理:在海平面的暖水中吸收热能,温度超过10℃,就会把舱室的固态蜡转为液态蜡,舱内面积随即会膨胀,扩大舱内面积。
当潜入水下时,温度降低,又会收缩。
这种膨胀+收缩的循环,就会制造出高压油并收集存储,所需时一旦释放就会给携带的电池供电,继而驱动发动机产生能量在海洋中下潜和上升,以及永动机器人的正常运转。
这种永动机器人抛在海洋中无需日常维护,且成本低,寿命长。
可以不分昼夜智能监视海洋的一举一动。
永动机器人的研制成功,标志中国未来的天气预报准确度,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将研究海洋蕴含的潮汐能、波浪能。
此次成果源自710研究所联手国防科大气象海洋学院,历经4年攻克了海洋温差发电、相变点控制、相变管储能等关键技术。
继蛟龙号后,又一海洋专属科学观察探测器。
美国曾在2010年研制成功的海洋永动机器人,最深下潜深度为500米。
相比之下,中国这款海洋永动机机器人的整体科学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