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凉山悬崖村钢梯投资(大凉山悬崖村搬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38
核心提示:“现在用电饭煲煮饭,只要半个小时左右,要是在以前根本不可能。”说起电网建设改造后带来的好处,凉山州昭觉县“悬崖村”的许多村民深有感触。曾经,因进出村要借助17段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列尔村(悬崖村)全国闻名。特别是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悬崖村”都非常关心。如今,这个悬崖上的村庄,正在发生着蝶变。12月28日,凉山“悬崖村”再次传来好消息,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能投集团)在这里举行电网建设改造升级工程竣工仪式。从此,当地村民告别了

   

“现在用电饭煲煮饭,只要半个小时左右,要是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说起电网建设改造后带来的好处,凉山州昭觉县“悬崖村”的许多村民深有感触。
曾经,因进出村要借助17段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列尔村(悬崖村)全国闻名。
特别是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悬崖村”都非常关心。
如今,这个悬崖上的村庄,正在发生着蝶变。
12月28日,凉山“悬崖村”再次传来好消息,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能投集团)在这里举行电网建设改造升级工程竣工仪式。
从此,当地村民告别了电压不稳的历史,用上了优质、安全的电力,脱贫致富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没有稳定电源电饭煲经常煮夹生饭如今,站在“悬崖村”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仰望,一段段曲折的钢梯直插云霄,犹如一道壮丽的景观。
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扶持力度的加大,“悬崖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昔日的藤梯已经变为钢梯,一些现代化的电器也源源不断的涌入了村民家中,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是,长期以来,没有稳定的电源,让“悬崖村”的村民很头痛。
据村民某色有布等人介绍,“悬崖村”之前一直靠光伏工程供电,存在容量有限、供电半径太长等具体问题,仅能满足照明、看电视、手机充电等,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项目没有稳定的电源作支撑,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某色有布介绍,以前村民电压很低,根本不敢用大功率电器,“有的村民以玉米面为主食, 山上没有机器,只能背着玉米到山下去,磨好再背回来,这样十分麻烦。
”最令人头痛的是,如果用电饭煲煮米饭,经常花上两三个小时不说,煮出来的还是夹生饭,吃起来难以下咽。
所以,很多人都用柴火煮饭。
“没有稳定的电源,在山上搞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据“悬崖村”的村干部介绍,随着村里产业发展和旅游发展,用上稳定、安全的优质电,成了“悬崖村”村民的迫切愿望。
1800万元投资 解决“悬崖村”用电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关于精准扶贫的安排部署,四川能投集团积极响应“国企入凉”号召,结合自身产业特点,作出了以“悬崖村”电网建设为突破口,打造地方电网精准扶贫示范点的重要决定。
2016年12月,阿土列尔村电网建设改造升级工程被四川省发改委纳入2017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计划,由四川能投集团旗下的四川能投水电集团作为项目法人,北京恒华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设计单位,四川能投建工集团作为项目施工单位,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
目的是彻底解决阿土列尔村及相邻熟租村、康复村共三个悬崖村庄的用电难题。
经过为期近一年的调研、勘察设计和建设施工,该工程2017年12月底顺利完工。
“按照现有406户,每户村民月均电费20元计算,全年电费收入还不到10万元,1800万元的投资需要180年才能收回成本,还不包括购电成本、财务成本和电网的运行维护等费用。
”四川能投集团投资发展部的工作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很显然,“仅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讲,这是一个无效投资”。
对于这个明摆着的“赔本”工程,四川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勇这样说:“在扶贫攻坚战中,我们国有企业肩负着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会尽己所能,全力以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最大的力量。
”未来还将继续贯彻“国企入凉”部署,不仅着力电网改造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围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等加以落实。
工程有多难?主要靠人背和马驮 几匹马滚下山崖摔死“从今年开始,我们的技术人员多次翻山越岭、在悬崖峭壁上进行现场勘测。
”四川能投集团的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先后5次组织设计审查,最终于2017年5月确定了“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18公里,新增10千伏配电变压器18台,新建0.4千伏及以下低压线路22.3公里,新建户表406户。
”“首先,施工条件恶劣,输电线路沿线沟壑纵横,坡度陡、跨度大,村落间水平高差达到了800米;然后是沿线植被茂密,山腰处立杆放线作业面仅有5平方米可利用,大部分杆位还没有便道,需要在山腰岩石地带开凿施工便道,设备材料主要靠马匹和人力运输,最远距离达5公里,平均距离3公里。
”负责实施该项工程的四川能投水电集团总工程师田学农说。
传统的电杆重量一吨多,而“悬崖村”采用的新型电杆只有200公斤。
田学农介绍,考虑到施工及后期运行维护的难度,选用了造价更高,但重量轻的新型轻量化复合材料杆塔,能保证使用寿命达到80年。
“施工人员还要克服临崖作业的畏惧感。
一般人爬上12米的电杆都会眩晕,何况爬上千米左右悬崖边的电杆,能战胜心理恐惧感,安全准确完成施工任务是极不容易的。
”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让村民早日用上优质电,施工单位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施工方案,采取了“索道运输+马匹运输+人力运输”的方式,先后架设索道8条共计7.8公里,投入施工作业人员322人、马匹76匹,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工程建设。
据该工程的项目经理肖云豪介绍,由于运输困难,所有的材料都是通过索道运送上山,“索道单次运输重量只有一两百公斤,一吨以上的变压器只能拆卸成小块运输。
”之后,再通过人背加马驮运输,很多地方都是悬崖峭壁,行径十分困难。
“一根电杆运到山上后,需要八个人抬,运输难度非常大。
”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还有几匹马滚下悬崖摔死,惊险万分。
还有一次经历,让肖云豪惊心动魄,有两座电塔的跨度距离长达1.2公里,跨越“悬崖村”山脚下的美姑河大峡谷,垂直高差近一千米,在拉导线的过程中,由于跨度大、重量大,导致导线直接下垂到悬崖壁上,如果强行拉线或导致电线损坏,只能由工人下到一两百米的悬崖下,人工辅助拉线,“下面就是七八百米高的悬崖,我们都为工人捏了一把汗。
”埋地下电缆设计满足未来10年需求“我在电力部门工作10多年,参与了众多的农网改造,这还是第一次在农村埋地下电缆。
”四川能投建工集团的施工人员杨春湘表示,城市普遍采用地下电缆输电方式,而在“悬崖村”则采用这种高标准的建设方式。
为何这样建设?四川能投集团的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比较多,缺乏安全用电常识,传统的裸电线存在触电等安全隐患,而地下电缆则更加安全;另外,考虑到“悬崖村”未来的规划和旅游发展,采用地下电缆则更加美观,尽可能保护了村里的原始风貌。
“现在悬崖村每个家庭中,所有电器的平均负荷两到三千瓦,我们这个工程按照平均每家五千瓦的设计,可以满足村民未来10年的用电需求,也能够满足旅游发展的用电需要,就是带动一个大型观光索道都没问题。
”四川能投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还专门成立悬崖村供电所,对阿土列尔村、熟租村和康复村提供服务,包括抄表收费、电网运维、安全用电宣传等。
“电好了,我的农家乐就可以真正开起来了。
”悬崖村村民某色拉洛神采奕奕地说。
同样,村民某色尔体等人投资了30万,刚种植了7亩三七,“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如果没有稳定的电,只能买一个柴油机抽水,需要花费四五千元。
现在电通了,我只要买个用电水泵就可以了,只要一千多元,投入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以前电饭煲煮饭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只要半个小时左右。
”通电后,“悬崖村”幼教点老师吉伍尔洛也笑逐颜开,“幼教点有28个孩子,现在电通了,我计划安装一台热水器,这样孩子们在冬天都能用上热水。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江龙 摄影报道编辑|余孟祥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