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三峡能源在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山东领跑“风电牧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124
核心提示: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12月16日,三峡集团在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三峡新能源山东分公司负责人艾青表示,这个项目亮点多多,“一是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的融合;二是承担了海洋牧场海底监测观测站的功能,这个观测站的数据传输到山东省海洋环境网;三是我们这个项目发出了潍坊市首度海上风电。”  山东“十四五”能源规划,明确鼓励海上风电结合海洋牧场融合发展。随着海上风电产业进入平价期,山东领跑“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  山东首个!海洋牧场+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12月16日,三峡集团在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三峡新能源山东分公司负责人艾青表示,这个项目亮点多多,“一是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的融合;二是承担了海洋牧场海底监测观测站的功能,这个观测站的数据传输到山东省海洋环境网;三是我们这个项目发出了潍坊市首度海上风电。
”  山东“十四五”能源规划,明确鼓励海上风电结合海洋牧场融合发展。
随着海上风电产业进入平价期,山东领跑“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
  山东首个!海洋牧场+平价海上风电融合示范  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是山东省首个海洋牧场与平价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项目,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项目位于昌邑市北部,离岸14-18公里,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共布置有50台单机容量6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及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同时配套建设昌邑海上风电场监测观测站,海洋环境观测数据同步上传至山东省海洋观测网,为海上风电场与海洋牧场融合共建对海洋环境影响与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据悉,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约9.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满足约4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9万吨,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明显,将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通过立体式开发实现集约化用海,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样板,构建‘绿色经济+蓝色粮仓’的新旧动能发展新模式。
”艾青介绍,项目依托已建成的风机基础,同步建设海洋牧场,在风机基础周围50米海域内布置养殖区,“定制化”投放集鱼礁、产卵礁、海珍品礁等不同型式的人工鱼礁,为鱼类、贝类和藻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产卵场所。
截至目前,海洋牧场已投放礁石约2000空方。
  海上风电平价之后  《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探索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与海洋能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新模式,支持海洋清洁能源与海水淡化、深远海养殖、海洋观测等融合发展。
  在山东,多个项目正在探路“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11月25日,烟台莱州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该项目位于莱州市土山镇北部芙蓉岛西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海域,也是山东省重点项目。
项目将进行“深水网箱+海上风电”“深远海养殖+休闲海钓”及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渔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模式的试点,通过立体式开发达到海域使用的最大限度,实现集中集约用海,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打造“蓝色能源+海上粮仓”模式的典范。
  项目全部机组全容量并网发电后,可实现年上网电量达10亿千瓦时,与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0万吨,相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570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8500吨。
  今年是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开发的第一年。
海上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中,产业的创新升级、降本增效,“卡脖子”技术的攻关,关键装备的国产化,都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近日,由三峡能源主办的“海上风电产业链合作发展研讨会”通过线上视频方式举行,会议以“协同发展 合作共赢”为主题,旨在加强海上风电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促进海上风电平价时代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山东领跑“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山东是海洋大省,陆地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毗邻海域15.95万平方公里,山东也是渔业大省,海洋生物繁多,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多达400多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2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的融合,代表了一种集约用海的发展趋势。
在海上风电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与海洋牧场的融合发展,不应仅关注风电效益,而应依托海上风电能源与结构优势,探索发展海上休闲垂钓、海上智能微网、潜水观光、深远海养殖、海上城市综合体等,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拓展。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