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氢能骗局(氢能源是伪概念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95
核心提示:愚人节这天,马斯克又搞事了。他在推特上说,经过多年的怀疑,他将在2024年将特斯拉从电池转向氢能。众所周知,马斯克一贯非常不赞同氢能源路线的。他此前曾将氢燃料电池称为“傻瓜电池”,并称这项技术“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明显,这又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和嘲讽。不过,马斯克之所以在这个节点发推特,恐怕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作为可再生能源,氢能最近引发了巨大的投资热情。另一个,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氢能源战略首

   

愚人节这天,马斯克又搞事了。
他在推特上说,经过多年的怀疑,他将在2024年将特斯拉从电池转向氢能。
众所周知,马斯克一贯非常不赞同氢能源路线的。
他此前曾将氢燃料电池称为“傻瓜电池”,并称这项技术“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
明显,这又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和嘲讽。
不过,马斯克之所以在这个节点发推特,恐怕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个是作为可再生能源,氢能最近引发了巨大的投资热情。
另一个,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氢能源战略首次升级为国家战略。
其实很早以前就讨论过,氢能源方面,主要还是看国家政策导向。
而这次氢能产业又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热点,专家们也发表着不同意见,特别是1月份,国家能源局表示,2022年将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重点推动氢能领域技术攻关,可以说到了一个新的节点。
产业化的短板首先,我们需要理清氢能源的发展现状和思路。
在最近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持有限支持态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表示,虽然我国氢能资源丰富,但杂质含量高,燃料电池用量不足1%。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提高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同时他也指出,氢能源利用的关键材料方面,我国质子交换膜材料技术和大型化方面还是有短板,产业化速度应该尽快提升。
这也是很多学者和专家质疑氢能源的地方。
这里面包括成本高昂和储存高风险的问题。
说到底,是氢能产业链的完备问题:一是,制氢成本高,且不易储存;而且,氢的运输、容器密封技术和抗压力技术都有风险;二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与纯电动汽车没有明显优势,加氢站安全性不易保障。
而在氢能产业链发展上,行业人士也认为,率先完成碳达峰的国家领先于中国。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普遍完成碳达峰。
2007年,美国完成碳达峰。
2013年日本完成碳达峰。
而且,这些国家都先后在2021年左右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战略。
当然,这些差距并非不可逾越,目前也没有明显的技术鸿沟和专利限制。
比如,2015年丰田宣布将5680项有关氢燃料电池专利,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的1970项关键技术专利开放。
这也加快了氢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
同时,国外的氢能源加氢站近两年也频繁发生爆炸事故,说明技术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中国2022年明确了氢能源战略成为国家战略的做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是有能够超越对手并领先机会的。
不过,氢能源发展还是存在悖论。
虽说氢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