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线电厂(七三四厂)职工食堂由小到大翻建过三次,试样车间的前身,便是解放初期的食堂,当年人少食堂也小。
有意思的是两角的纸张菜票等,却一直没变,沿用直到企业退出市场都没有变。
那时,一角伍能打碗红烧肉或带鱼、或糖醋排骨,夏天两角价的大排海带冬瓜汤,记忆相当美味。
有7千来号人,随着厂广播电台各处的喇叭里音乐声同时响起,人流开始涌入食堂,中午就餐是分两批的:金工等苦、脏、累、部门先用餐,设计所、装配、机关等部门待刻把钟后再用餐。
中午吃饭人员比较集中,附近火车站及市中心的《新华书店》时常会借机来此出摊,为民服务,因该厂工程技术人员众多,爱看书的人也多。
节假日食堂也颇热闹,曾在名家店掌过勺的厨师,一显身手,办个小炒,满足广大厂区单身及职工家属的食欲。
食堂的冷库很大,经常在此向全厂职工发放副食品,各单位的电瓶车川流不息地往返运货。
食堂每年总会与厂工会联合举办一次“春节晚餐”,那些春节回不了家的,如警卫、消防、锅炉房、小车班、医院等等的职工及家属均可免费享受,一般供备20多桌,散席临走,每位尚可得到一盒食堂自产的精美可口地小奶油蛋糕。
还有每天下午快下班那刻,食堂准会在家属区热闹市口,设摊提供多品种点心,尤其是令人难忘、津津乐道是大肉包子:包皮软而松,肉馅鲜嫩带卤汁,咬嚼时先吸口卤汁,美味得眉毛欲掉,后体味润滑地鲜肉之香,趁热吃为最爽。
特别是每逢佳节,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很具特色,风味决不亚于专卖店,而被大家购买喜食。
后来,南京有线电厂消失了,曾融入职工及家属生活中的食堂美食,现在只能是一种美好记忆里的回忆了。
1.南京有线电厂职工食堂餐桌,是厂内木器公司和铸造车间共同制造的。
2.笔者身边尚留存的经历了50多年的饭菜票。
3.新食堂落成纪念餐具,每位职工发到一个。
4.1971年笔者在职工食堂购买的书。
5.1971年笔者在职工食堂购买的书,注写了日期。
6.《新华书店》供卖的年画等。
7.食堂每年与厂工会联合举办一次“春节晚餐”,一般供备20多桌。
此照摄于1985年食堂二楼,厂工会主席向布置会场的工作人员敬酒。
8.现在是复地楼盘的商业楼了。
9.现在是复地商业楼(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