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每周一谈1.每周一谈:从中核汇能组件招标看明年市场方向12月15日,中核汇能发布2021年度光伏组件设备第一次集中采购招标公告。
此次采购为集中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共分为11个包件,采购总规模为1310MW,全部为单晶,相对于2020年4月招标90%的单晶比例有所提升。
供货时间集中在年中,反映进入平价时代后需求端抢装效应已大幅弱化。
中核汇能2021年第一批组件招标公告时间,相对于2020年4月大幅提前,供货时间分布式在1~9月份,主要集中在Q2~3。
182/210大尺寸占主流,大尺寸趋势逐步显现。
此次中核汇能招标的11个包件中,使用166硅片的组件(445/450Wp)规模为408.6MW,占比31%,182/210大尺寸组件(535/540Wp)规模为901.7MW,占比69%。
相对于2020年166占比11%,其余均为158及以下来说,2021年招标平均尺寸显著增大,大硅片趋势确定。
对双面组件招标规模提出明确要求。
中核汇能在2021年第一次组件招标中,明确标出包5、包6合计249.7MW的两个项目需要双面组件,占总招标规模19.1%。
相较之下,2020年的招标公告中,仅在包2中提及包件内包含的组件规格有双面组件,并未对具体规模做出要求。
预计2021年组件价格将重归下降通道。
2020年中核汇能的开标价格为行业年度最低,均价为1.379元/W,多晶低至 1.203 元/W、单晶低至 1.33 元/W。
近期各组件厂的报价,各规格组件单W报价均明显上涨:166尺寸(355-365/425-435W )单晶组件报价平均为 1.67 元/W,大尺寸组件方面,182 尺寸组件报价1.66-1.78 元/W,均价在1.72 元/片,210 尺寸组件报价1.66-1.78 元/W,均价1.72 元/片。
近期组件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 Q4 需求旺盛,导致上游硅料及辅材供需紧张引起价格上涨,预计进入 2021 年后随着季度需求平稳,组件价格将回归长期下降通道。
从中核汇能发布的2021年度光伏组件设备第一次集中采购招标公告来看,结合当下行业环境,我们认为2021年光伏组件需求市场将具备以下几点特征:大尺寸趋势确定,182/210尺寸组件渗透率将大幅提升,预计2021年166、182、210尺寸组件装机占比将分别达到45%、20%、25%。
双面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0年国内双面组件装机占比将达到30%,2021年将达到40~45%。
组件价格将进入下降通道,20Q4供需紧张引起的全产业链涨价,随着进入21Q1需求放缓、各环节新产能投放,组件价格将重归长期下降通道,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光伏玻璃产能吃紧,使得组件价格仍然会有波动,但整体趋势不会改变。
2021年全面进入平价时代后,大尺寸硅片的度电成本优势将更加被市场所重视,硅料及光伏玻璃环节在供需关系中占优。
我们看好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210大尺寸组件龙头厂商天合光能。
投资摘要1市场回顾截止12月18日收盘,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上涨6.48%,相对沪深300指数领先4.23pct,本周在中信30个板块中位列第2位,总体表现位于上游。
从估值来看,当前行业整体52.93倍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子板块涨跌幅:储能(+0.21%),输变电设备(+2.08%),核电(+3.26%),配电设备(+4.18%),风电(+7.06%),太阳能(+8.57%),锂电池(+9.91%)。
股价涨幅前五名:大豪科技、盛屯矿业、容百科技、星源材质、东方日升。
股价跌幅前五名:威尔泰、电光科技、国网信通、台海核电、鸿达兴业。
2行业热点光伏:工信部发布最新征求意见稿:光伏玻璃可不受产能置换限制。
3投资策略新能源车: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EV乘用车平均电耗降至12kWh/百km,新能源车市占率达到20%,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
锂电产业链价格:锂电池价格普遍下跌(-10.95~10%),上游原材料中碳酸锂价格上涨(+2.1%),六氟磷酸锂保持稳定,钴粉(+0.07%),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价格保持稳定。
看好三元高镍化及锂电全球化趋势,推荐关注宁德时代、当升科技、璞泰来、恩捷股份、欣旺达。
光伏:工信部发布最新征求意见稿,光伏玻璃可不受产能置换限制,但窑炉建设周期较长,短期玻璃供给依旧吃紧。
本周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情况:硅料、硅片、多晶电池片价格稳定,进口双面单晶PERC电池片(+0.85%),进口G1单晶PERC(+0.85%),国产M6单晶电池片(-1.04%);组件及光伏玻璃价格保持稳定。
看好疫情结束后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抗风险能力凸显趋势,推荐单晶硅料和PERC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
风电:国家电网预计2020年风电装机有望突破30GW。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政策下,西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及外送通道建设得到重点支持。
我们看好风机制造商龙头金风科技、风塔龙头天顺风能、风机叶片龙头中材科技。
电网投资:特高压将成为电网投资重要方向,计划2020年投资1811亿,确保年内建成“3交1直”工程。
电网投资逆周期属性已被市场重视,发展空间极大。
我们看好电网自动化龙头国电南瑞、电网信息化龙头国网信通。
4投资组合隆基股份,宁德时代,国电南瑞,璞泰来,中材科技各20%。
5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装机不及预期;材料价格下跌超预期;核电项目审批不达预期。
报告正文1行业热点新闻工信部发布最新征求意见稿:光伏玻璃可不受产能置换限制。
12月16日,工信部公开对《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征求意见。
其中,第四条内容显示,下列情形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包含如下表述:光伏压延玻璃和汽车玻璃项目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但新建项目应委托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召开听证会,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先进性、能耗水平、环保水平等,并公告项目信息,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履行承诺不生产建筑玻璃。
2投资策略及重点推荐新能源车:1)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到2025年EV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kWh/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市占率达到20%左右,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
2)新能源车补贴将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30万元以上电动车将不给予补贴发放。
3)多部门联合多家国内新能源车企展开新能源车下乡活动,将推动中低端新能源车市场扩张。
4)疫情期间经济下行压力大,新基建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推手。
充电桩作为新基建重要一环,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将迎来投资加速,预计2020年全年将完成充电桩行业投资100亿元左右。
本周锂电池产业链价格变化情况:动力电池价格全线下跌,三元及磷酸铁锂电池价格均有所下降(-10.95%~-10%)。
上游钴系原材料价格波动:钴粉价格上涨(+0.07%),碳酸锂继续上涨(+2.07%~+2.17%),六氟磷酸锂价格保持稳定,硫酸锰价格上涨(+1.61%),三元前驱体价格上涨(+0.99%)。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价格均保持稳定。
我们看好高能量密度、三元高镍化及锂电全球化趋势,推荐关注宁德时代、当升科技、璞泰来、恩捷股份、欣旺达。
光伏:1)工信部发布最新征求意见稿,光伏玻璃可不受产能置换限制,但窑炉建设周期较长,短期玻璃供给依旧吃紧。
2)2020年政策落地加快,发展路径清晰,竞价项目落地,总规模26GW超预期,将拉动Q4内需。
3)受疫情影响导致的项目开工率降低、海外需求低迷正在恢复,各环节产品价格出现小幅回弹。
4)光伏玻璃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下半年组件装机高峰开启,双面组件渗透率持续提升。
本周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情况:硅料和硅片价格保持稳定;多晶电池片价格保持稳定;单晶电池片价格普遍上涨:22.2%单晶PERC双面进口电池片价格上涨(+0.85%),22.2%G1进口电池片价格上涨(+0.85%),22.2%M6国产电池片价格下跌(-1.04%),其余价格保持稳定;组件及光伏玻璃价格保持稳定。
我们看好疫情结束后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凸显的行业趋势,推荐单晶硅料和PERC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
风电:2020年1-11月风电发电量3731亿kWh,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提升3.3pct。
风电红色预警全面解除,新疆、甘肃大批存量项目释放,内需强劲,预计2020年风电装机有望突破30GW。
国家发布支持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指导意见,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风电、光伏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风电产业地图2019》报告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分散式风电(分散式、分布式、智能微网)新增装机容量为300MW,同比增长114.8%。
我们看好风机制造商龙头金风科技、风塔龙头天顺风能、风机叶片龙头中材科技。
电网投资:国网经历领导更换,对于特高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特高压将成为电网投资重要方向,计划2020年特高压投资1811亿,确保年内建成“3交1直”工程。
此外,我国首次在高海拔地区成功实施75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
电网投资逆周期属性已被市场重视,2020年逆周期操作将是稳步经济的重要推手,电力投资具备发展空间。
我们看好电网自动化龙头国电南瑞、电网信息化龙头国网信通。
核电:2020年1-11月核电发电量3310亿kWh,同比增长5.0%,增速同比回落 13.8pct,发电利用小时数为5521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69小时。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在运核电机组48台,总装机容量4988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4台,总装机容量1553万千瓦。
昌江核电二期和三澳核电一期获核准,两个项目有效总投资超过700亿元。
海外方面,波兰首台核电机组拟在2033年前投运,韩国拟在乌克兰建设APR-1400机组。
中核田湾7、8号、徐大堡3、4号核电机组汽轮机合同签订,将分别于今年年底和明年中开工。
我们看好产业链龙头企业中国核电、久立特材、应流股份。
电力供需:2020年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0306亿kWh,同比增长1.8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3 pct。
2019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其中火电(+1.9%)、风电(+7%)、水电(+4.8%)、光伏(+13.3%)、核电(+18.3%)。
需求侧稳定增长,供给侧呈现清洁高效化趋势。
我们看好固定成本为主、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核电、风电运营企业,推荐中国核电、福能股份。
储能:发改委正式明确新基建范畴,受此利好,充电桩“地补”政策密集出台,预计今年全年完成投资约100亿元,新增公共桩20万台,新增私人桩超过40万台,新增公共充电站4.8万座。
中国的电化学储能能力达到170万千瓦,预计未来几年储能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
工信部公示了第五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共有15家电池企业入选。
我们看好废旧电池回收行业龙头格林美。
我们本周推荐投资组合如下:3市场回顾截止12月18日收盘,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上涨6.48%,沪深300指数上涨2.26%,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领先4.23pct。
从板块排名来看,与其他板块相比,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本周涨幅为6.48%,在中信30个板块中位列第2位,总体表现位于上游。
从估值来看,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整体近期小幅波动,当前52.93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从子板块方面来看,储能板块上涨0.21%,输变电设备板块上涨2.08%,核电板块上涨3.26%,配电设备板块上涨4.18%,风电板块上涨7.06%,太阳能板块上涨8.57%,锂电池板块上涨9.91%。
股价涨幅前五名分别为大豪科技、盛屯矿业、容百科技、星源材质、东方日升。
股价跌幅前五名分别为威尔泰、电光科技、国网信通、台海核电、鸿达兴业。
4行业数据4.1锂电池产业链材料价格数据4.2 光伏产业链材料价格数据5电力供需5.1 全社会用电量2020年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0306亿kWh,同比增长1.8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3 pct。
从各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10亿kWh,同比增长9.74%,增速同比提高4.46pct。
第二产业用电量40340亿kWh,同比增长1.19%,增速同比回落2.16pct。
第三产业用电量9958亿kWh,同比增长0.17%,增速同比回落9.33pct。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298亿kWh,同比增长5.94%,增速同比回落0.01 pct。
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172亿kWh,同比增加6.59%,增速比上年同期增加0.96pct。
从各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3亿kWh,同比增长10.76%,增速同比提高1.08pct第二产业用电量4315亿kWh,同比增长7.66%,增速同比提高3.55pct。
第三产业用电量984亿kWh,同比增长3.89%,增速同比下降11.33pct。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00亿kWh,同比增长3.98%,增速同比提高1.33pct。
分省份看,2020 年 1-10 月,大部分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的省份有 15 个,增速前四的省份是云南(+10.3%),四川(+6.8%),甘肃(+6.7%),西藏(+6.6%)。
5.2 可再生能源发电2020年1-10月,全国发电量60288亿kWh,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7pct。
从各种发电方式发电量来看:火电发电量42333亿kWh,同比降低0.4%,增速同比回落1.5pct。
水电发电量10444亿kWh,同比增长4.2%,增速同比回落 2.3 pct。
核电发电量2987亿kWh,同比增长5.7%,增速同比回落 13.6pct。
风电发电量3327亿kWh,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提升4.8pct。
光伏发电量 1196 亿 kWh,同比增长 7.9%,增速同比回落 6.5pct。
5.3 发电利用小时数从发电利用小时数来看,2020年1-10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3064小时,比上年同期下降93小时。
全国光伏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 1115 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 2 小时。
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727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9小时。
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324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80小时。
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358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37小时。
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609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59小时。
5.4 可再生能源消纳作为新能源消纳的主体,电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国家电网的承诺,2020年将努力将弃风弃光控制在5%以内。
能源局印发的《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2020年弃风率低于5%,弃光率始终低于5%。
全国新能源总体消纳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三季度,全国弃风量2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6%,风电利用率97.8%,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弃光量6.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6%,光伏发电利用率99.1%,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新能源消纳情况持续好。
多地探索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新机制。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大型输电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2020Q3,全国弃风率前三的省份分布是新疆(10.3%),内蒙古蒙西地区(8.0%),甘肃(6.4%)。
弃光率前三的省份分布是西藏(8.7%),青海(7.0%),新疆(4.5%)。
6动力锂电池6.1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020年11月新能源车产量19.8万辆,同比增长80.1%,环比增长18.6%,其中纯电动汽车16.4万辆,同比增长72%,插电混合式动力汽车3.3万辆,同比增长136%。
2020年1-11月新能源车累计产量111.9万辆,同比增长2.4%,其中纯电动汽车89万辆,同比下降0.1%,插电混合式动力汽车22.8万辆,同比增长13.8%。
2020年11月新能源车销量20.0万辆,同比增长113.0%,环比增长109.8%。
其中纯电动汽车16.7万辆,同比增长106%,插电混合式动力汽车3.3万辆,同比增长129%。
2020年1-11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长6.4%,其中纯电动汽车89.4万辆,同比增长7.5%,插电混合式动力汽车21.4万辆,同比增长1.9%。
6.2 动力电池装机2020年11月动力锂电池装机量10.6GWh,同比增长68.8%。
其中三元锂电池装机5.9GWh,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4.7GWh。
2020年1-11月动力锂电池累计装机量50.7GWh,同比下降3.5%。
其中三元锂电池累计装机量32.9GWh,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机量17.5GWh。
2020年11月动力电池生产量12.7GWh,同比增长40.7%,环比增长29.1%。
其中三元电池产量7.3GWh,同比增长35.6%,环比增长32.1%;磷酸铁锂电池产量5.4GWh,同比增长49.3%,环比增长25.1%。
2020年1-11月动力电池累计生产量68.3GWh,同比累计下降13.8%。
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40.0GWh,同比下降20.5%;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28GWh,同比上升5.7%。
我们把动力电池产量与装机量进行差值计算可以发现,在疫情负面影响逐渐减小、企业复工复产浪潮的推动下,2020年1-11月产量-装机量为正,表明这一阶段处于恢复生产阶段,主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库存积累。
2020年11月动力电池Top10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虽偶有小幅波动,但基本维持稳定。
11月宁德时代装机量占比达49%,龙头地位稳固。
比亚迪上升至第二位,LG化学排名第三。
7行业新闻7.1 新能源汽车爱驰U5 LITE车型正式上市,售价20.79万元。
新车与现款车型基本一致,仅在配置上进行了调整。
动力方面,新车最大扭矩315Nm,另采用65kWh的电池包,并配备电池加热系统,直流快充时间仅为27分钟,NEDC综合续航里程将达到503km。
零跑汽车收购新福达汽车100%股份。
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三龙集团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东零跑汽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目前,零跑汽车尚不具备生产资质,由长江乘用车代工生产。
不久前,长江乘用车母公司长江汽车被法院裁定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蔚来与国网电动签署深度合作框架协议。
12月14日,蔚来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北京东方广场蔚来中心签署《充换电与能源服务深度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积极探索车辆及充电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充换电站共建、车网互动等合作,并共同推进清洁能源消纳。
7.2 光伏光伏玻璃不受产能置换限制,工信部发布最新征求意见稿。
12月16日,工信部公开对《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征求意见。
其中,第四条内容显示,下列情形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包含如下表述:光伏压延玻璃和汽车玻璃项目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但新建项目应委托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召开听证会,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先进性、能耗水平、环保水平等,并公告项目信息,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履行承诺不生产建筑玻璃。
隆基、天合光能、晶科等龙头锁定77.5万吨硅料,“抢料”背后产能短缺危机隐现。
今年7月以来,在企业突发事故及洪水灾害的裹挟下,硅料短缺带来的价格跳涨延续了2个月有余。
多晶硅料价格从59元/KG的低位一路上涨,8月底多晶硅致密料已涨至94元/kg,直至10月硅料价格才趋于稳定。
硅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引发了产业链的共振,单晶硅片龙头隆基曾在短短20天内连续三次上调硅片价格,至8月底G1、M6硅片报价较6月涨幅达到24%、22.5%。
通威G1、M6单晶PERC电池涨幅曾达21%。
7.3 风电国家级海上风电检验中心将在阳江投入使用。
12月7日上午,阳江高新区的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厂房和大部分实验设备目前已经基本完工,预计12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这不仅是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装备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机叶片检测基地。
7.4 核电未来我国将建设1.5-2亿千瓦核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江亿指出,节约能源、减少能源需求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基础。
江亿同样提及余热余能再利用的重要性。
他指出,未来我国将建设1.5-2亿千瓦核电,核电将排放2-3亿千瓦余热,50%在北方。
新建核电成本不断上升。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焦耳》杂志的发表文章,揭示了核工业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新建核电站的成本不断上升。
研究表明,核电站建设费用螺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软成本,即与工程设计、采购、计划、进度和成本控制等活动相关的间接费用。
7.5 储能总投资10亿元拟建50个光储充一体站项目获批。
总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光储充一体化电站项目位于广东茂名,横跨信宜、化州、高州三个县级市,建设主体为广东天晨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设50个光储充一体电站,主要设备由新型光伏发电组件、新型锂电池储能系统、直流电动车充电桩等设备构成。
7.6 电网浙江省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进一步提升输电网、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32号,其中指出: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
建设高适应性骨干网架,进一步提升输电网、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打造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平台,开展需求侧管理。
建成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宁波越瓷变等电网侧、萧山发电厂电化学储能电站等电源侧储能项目。
有序推动一批智慧电厂建设和存量电厂智慧化改造。
到2022年,初步建成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统调电厂智能化改造率达到10%以上。
加快布局充电桩网络及平台。
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物联网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快实现智能服务和自用充电桩智能有序充电。
开展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设施试点建设。
到2022年,全省建成智能公用充电桩4万根左右、自用充电桩20万根以上,力争建成1—2条无线充电线路。
北京电网负荷破冬季历史纪录,深山区“煤改电”巡线保障用上无人机。
今年12月13日以来,北京地区低温寒冷持续,电网负荷持续攀升,并先后于14日、15日两次突破电网负荷冬季历史纪录,再创新高。
今年,本市新建设、新投运5万户深山区“煤改电”用户,国网北京电力大力推广无人机自主巡检等创新科技,全力保障百姓供暖用电和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8上市公示公告8.1 主营业务动态12-14英可瑞: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接到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英源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通知,深圳英源与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瑞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自然人叶卫星共同出资设立深圳市英可瑞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英源电源出资255万元人民币,占出资比例的51%;四川中光出资50万元人民币,占出资比例的10%;深圳瑞钛出资95万元人民币,占出资比例的19%;自然人叶卫星出资100万元人民币,占出资比例的20%。
12-15特变电工:2020年12月14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7家子公司签署了《采购协议》,隆基硅材料公司将于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料合计不少于270,000吨。
本合同生效后,新特能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27日与隆基股份子公司签订的多晶硅料《采购协议》中2021年的合同量将不再执行。
隆基股份:2020年12月14日,公司7家子公司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丽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华坪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银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曲靖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腾冲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统称“甲方”)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能源”或“乙方”)签订五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1-2025年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于27万吨。
隆基股份:公司为全资子公司隆基乐叶在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申请的额度为人民币5亿元,期限1年的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2-16晶澳科技:2020年12月15日,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扬州年产6GW高功率组件项目的议案》,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同意公司下属子公司晶澳(扬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6GW高功率组件项目,购置装配光伏组件生产线,形成年产6GW高功率组件的生产能力。
项目投资总额7.96亿元,项目资金为自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