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船的起源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
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
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
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
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
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
这就是船的雏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
2.古代木板船原始的筏和独木舟,性能自然是很差的。
筏无干舷,而且因有缝隙而漏水。
独木舟虽然已经有了干舷,但稳定性不好,况且,制造时又受到必须使用原株树木的限制。
于是人们便将设计了将舟、筏合并在一起的平底方头方尾的木板船,弥补了筏和独木舟的缺点。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3.古代远洋帆船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探索的兴趣,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
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
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
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
中国在此阶段是领先的,最有名的当属郑和宝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明代船舶工艺发展到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
而欧洲,13世纪末,地中海加莱桨船(Galley)有了一定发展,因为在14和15世纪威尼斯人常是这类桨船的制造商,而且素以具有设计制造这类战船的实力地位著称,故有时又称之为威尼斯加莱桨船。
4. 近代轮船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
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
用蒸汽机驱动船只。
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
这就是轮船的雏形。
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
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
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
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
5.现代轮船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已经不再用帆来辅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机,改用了柴油发动机。
这是船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现代轮船采用模式化、标准化,很多地方采用大量自动机械,轮船的吨位越来越大,航行越来越远。
现代造船多为民用的散货轮、集装箱轮、油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