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者
御风前行的风资源工程师
纵横经纬,数不尽,天地风云变幻。华灯初上,光彩后,轮转带起呼鸣。乱风惊湍,切变数理,守着月儿弯。孤盏长明,仍带一丝笑语。
遥望万仞千山,深沟车陷了,步履蹒跚。青石飞崖,戈壁漫沙,一日间,四季变化无常。高山流水,多情还赋那,野草芬芳。只争朝夕,愿不愧,追风儿郎。
——念奴娇·风正劲
在,风资源工程师是一份艰苦的工作。他们上至四千米高山,下至泥泞的海边,体验餐风露宿,也经受极温考验,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风资源工程师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祖国的土地,再合适不过。
从最初的宏观选址、机位分析,到带方案招标,后又是安全性复核、后评估、框架招标、经济性评估、噪音评估、阴影闪变,再到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的风资源工程师们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快速而又艰难地完成了业务转型,从傻瓜式操作蜕变成了如今的全能主力军。
风资源工程师们为每一座测风塔认真复核测风数据,从貌合神离的曲线中寻找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每一个方案计算发电量,从各种机型中优中选优;从经济指标中计算收益率,在复杂多变中找到最优排序。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他们聚精会神,紧盯电脑显示器,整个办公室最安静的是他们,而手指点击鼠标拨出清脆连续的和弦,最吵闹的也成了他们。他们与研发部门紧密联系,研发人员负责机组设计,他们负责风场整体设计,共同打造高质量方案。他们也为及时完成风场设计方案,夜以继日,反复核算,在反复之间,守得云开见月明。
他们踏足山巅,在狂风呼啸中前行,海拔三四千米的山间,每一步,仿佛都用尽浑身力气,只为走到那“不远处”的机位,实地踏勘选址,确保机位方案科学准确。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古人诚不欺。为了征服万里高山,他们背上帐篷,带上干粮,在零下的低温中一扎就是好几天。手机没有信号的夜里,他们仰望星空,数着绵羊(sleep),进入梦乡。
他们行戈壁,淌泥泞,亲身体验过什么是胡天八月即飞雪,也深刻领会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都只为把脚切切实实踩在机位点上,把周边的情况摸清楚,为机位安全、噪声影响和发电高效性保驾护航。他们常常拿出自己乘坐过的航线图互相比较,每个人都行天南海北,那航线图勾勒的似乎像一朵莲花,带着朝气与勇敢,盛开在风电的池塘下。
风资源工程师,一支不畏艰难、不辞辛劳的团队!
行路虽难,歧路仍在,东方风正劲,东方风之子携手并进,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 /图 王逸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