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青岛蓝谷新闻网(青岛蓝谷管委会主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132
核心提示:阳光洒满海岸线,正是金秋好时节。10月31日,第二个“青岛企业家日”到来前一天,瞰海而立的青岛蓝谷国际酒店会议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内,一场政企“面对面+屏对屏”互动在此展开:20位蓝谷企业家代表到现场、300家重点包联企业代表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参加蓝谷企业家座谈会,与蓝谷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各单位沟通交流,介绍企业发展成就,坦承当前面临困境,提出发展意见建议。“广大企业家是了解蓝谷、热爱蓝谷、建设蓝谷的脊梁和楷模,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虽然当前蓝谷面临着不少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但只要我

   

阳光洒满海岸线,正是金秋好时节。
10月31日,第二个“青岛企业家日”到来前一天,瞰海而立的青岛蓝谷国际酒店会议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内,一场政企“面对面+屏对屏”互动在此展开:20位蓝谷企业家代表到现场、300家重点包联企业代表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参加蓝谷企业家座谈会,与蓝谷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各单位沟通交流,介绍企业发展成就,坦承当前面临困境,提出发展意见建议。
“广大企业家是了解蓝谷、热爱蓝谷、建设蓝谷的脊梁和楷模,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虽然当前蓝谷面临着不少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但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些问题都会很快被克服”“大家对蓝谷饱含深情,对新城建设充满期待,建设好蓝谷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纷纷敞开心扉,分享扎根蓝谷创新创业的历程,蓝谷管理局在场人员则认真倾听,详细记录来自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整整一个上午的坦诚沟通,双方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深化政企合作,共谋发展新篇。
主力军、先锋队、顶梁柱,企业支撑蓝谷崛起企业家是蓝谷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先锋队、社会贡献的顶梁柱。
自2012年成立至今,青岛蓝谷已走过了十年时光。
这十年间,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企业家奔赴蓝谷,带领企业扎根蓝谷、深耕蓝谷、奉献蓝谷,成为蓝谷加速崛起的强大支撑。
自成立至今,蓝谷创新驱动、积厚成势,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蓝谷新城实现华丽蝶变:紧紧围绕青岛市24条产业链,确定海洋高技术服务、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3个新兴产业,海洋文旅、涉海总部经济2个特色产业的“3+2”产业体系,建设四大千亩海洋产业园区和三大城市功能板块,推动产业融通创新、产城融合发展,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伟东云教育,是2012年首批进驻蓝谷的企业。
它在青岛蓝谷落户建设了伟东国际云教育产业园,并相继在蓝谷投资建设大数据中心,参与社区改造。
2018年,伟东云教育集团的总部注册地迁到了蓝谷。
此后,伟东云教育先后成为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并且是蓝谷首个独角兽企业。
目前,伟东国际云教育产业园已吸引20余家教育培训机构落户注册,发展成为青岛地区专业化的教育产业园区。
“伟东在青岛蓝谷深耕的这十年里,得到了蓝谷管理局和属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你们做坚强后盾,伟东在蓝谷才能大展身手、取得一定成绩。
”青岛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主席、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香港工商总会会长、伟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端瑞在座谈中表示。
作为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阵地,蓝谷海洋高端创新要素高度集聚。
这其中,企业家是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的先锋队,带领团队攻克了一大批技术难关:蔚海明祥的产业化项目“海燕”号水下滑翔机屡破世界纪录;中能华源的10MW级垂直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获批国内首套重大技术装备,并在大小管岛示范应用;海舟公司的“黑珍珠”波浪滑翔器填补国内空白;华兴公司的“水下机器人”广泛使用于科研及商用船只;山东易华录的智能网联汽车成为省内首个产业示范项目;智慧航海的“智飞”号成为全球首艘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智能化船舶;国信中船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顺利交付、首批大黄鱼上市……近年来,蓝谷平均每年获得并顺利完成山东省新旧动能重大产业攻关课题任务。
在就业、税收等各方面社会贡献上,企业也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数据显示,十年来,得益于企业的快速成长,蓝谷在海洋高技术服务、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文旅等产业发展上集聚成势、加快突破。
蓝谷的产业、税收和人口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常驻人口、工作人口保持平稳增长,新引进各类人才大幅增长,青年占比大幅提高。
出点子、提建议、诉要求,企业家畅所欲言“请到现场参会的企业家代表围绕企业发展情况、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蓝谷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发言。
”这场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牢牢占据“C位”,是妥妥的“主角”。
一个上午的时间里,20位企业家代表轮流发言,出点子、提建议、诉要求,参会的蓝谷管理局人员则边听边记,并不时沟通交流。
2018年,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智能航运技术创新暨综合实验基地,落地蓝谷。
历经5年不懈努力,企业已在智能船舶领域形成发明专利方案近500余项,获得各类知识产权授权近200项,先后获评智能航运领域科技领军企业、中国科协新锐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该企业自主研发建造了目前全球最大,也是全球首艘投入商业运营,具有人工驾驶、遥控驾驶和自主航行功能的集装箱船“智飞”号。
该船已成为目前我国唯一一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航行船舶。
作为企业代表之一,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海鹰进行发言。
他坦承,企业在发展及经营过程中遇到困难主要是融资。
“即使我们参与了我国智能航运顶层设计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并且在实船应用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作为一个科技创新企业,智慧航海现阶段还没有足够多的现金流和盈利,也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所以在融资方面存在很多困难。
”姜海鹰建议,发挥政府投资平台引领指导作用,协调前期研发投入期企业对接金融机构,以政府引导为支撑,解决辖区内企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海洋装备产业链供应的问题,希望引进一些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比如浮体材料企业、钛合金材料企业、海缆加工企业等。
”这是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敬东的建议;“公司急需的高端研发人才都需要从这些一线城市引进,引进难度较大、成本高,希望蓝谷管理局能够向市里面推荐我们享受相关政策补贴。
”这是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青的期待;“今年以来的经济大环境叠加前一段的疫情,使研究院对企业需求解决的业务受到冲击很大,希望政府的政策资金可以尽快到位,支持研究院度过困难时期。
”这是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宫大鹏的企盼……从搭建产业产学研项目平台到基础设施完善,从政策引进到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从蓝谷产业发展方向到建设园区发展载体,真诚的态度、坦承的沟通,让企业家们打开了话匣子,纷纷在这个政企沟通的平台上寻找破解企业发展实际难题的良方。
“关于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蓝谷管理局也多次倾听我们的诉求,并且正在逐步落实解决。
”作为首批与蓝谷一起成长的企业家,王端瑞说,此次座谈会让他再次感受到了青岛蓝谷“尊重企业家,致敬企业家”的诚意和决心。
“作为与蓝谷共成长的企业,伟东愿与蓝谷管理局一起凝心聚力,持续发挥企业优势,不断创业创新,力争为蓝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企业更大贡献。
”当亲人、当朋友、当兄弟,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我们会认真的总结分析今天各位企业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逐一予以落实和回应。
不管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不管是大的方面还是小的细节,都要做到件件有回应。
”20位企业家发言结束后,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即墨区委副书记毛军响当众作出郑重表态。
座谈会现场,所有与会企业家都获赠了一份服务“大礼包”,包括青岛蓝谷政策汇编、青岛蓝谷海洋仪器共享平台手册、蓝谷人才服务宣传折页、服务企业专员联系卡、《青岛蓝谷服务企业家六条》,以及《青岛蓝谷管理局关于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开展百人包联企业专项行动推动蓝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就是要把企业家当亲人、当朋友、当兄弟,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
”毛军响表示,“我们将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管国资、民资、外资,无论大、中、小、微,凡是在蓝谷的企业,都能享受蓝谷最暖心的服务、最实在的政策。
”历经十年发展,蓝谷正在逐步成为服务国家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力量。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青岛蓝谷打造国家级园区;青岛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依托青岛蓝谷等区域建设国家海洋科学城;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蓝谷引领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双核”的地位。
国家、省、市对蓝谷赋以重任、寄予厚望,蓝谷在海洋领域的优势更加突出、战略作用更加显著。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蓝谷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载体的企业,必将迎来大展宏图、创新发展的广阔天地。
毛军响强调,蓝谷要与企业充分共享发展新机遇、为企业发展孕育新动能、携手打造优质的发展新环境,要在全蓝谷形成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目前,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蓝谷已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启动了百人包联企业专项行动,为企业家们提供“一对一”的高效服务。
按照“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蓝谷广大干部职工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企业家有需求可以直接找到服务专员,实行“首问负责制”。
此外,在征求部分企业家和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蓝谷还于近期制定了《青岛蓝谷服务企业家六条》,面向所有企业注册地在蓝谷的企业家提供六条服务,主要包括:蓝谷范围内国有收费景区对企业家一律免费,全年不限次数;开通绿色就医通道,企业家挂号后优先就诊;在定点单位住宿、观影、温泉等享受优惠;企业家在蓝谷人才之家举办项目路演或创投沙龙,免收场地使用费等措施。
“虽然当前这些政策力度不见得很大,服务的项目也不见得非常多,但是我们会逐步探索完善,主要是充分体现对企业家的尊重和重视。
”毛军响表示。
座谈会最后,他对20位到场企业家、300家重点包联企业代表发出了来自“蓝谷合伙人”的诚挚邀请:蓝谷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希望大家坚定对蓝谷的发展信心,始终保持高昂的创业激情,扎根蓝谷、深耕蓝谷,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开拓进取、回报社会的典范,当好蓝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通讯员 蓝小谷 报道)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