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利用海洋发电,这在今天听起来依然是个炫酷的主意,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利用海洋能发电技术,而在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道路上,珠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走在前列。
《珠海市志》记载,1990年2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利用海洋能发电的万山镇波力发电站试机成功。
公开资料显示,项目位于大万山岛,系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七五”期间牵头建设的一座波浪电站,1990年试发电成功时,电站装机容量3kW,对称翼透平直径0.8m。
由于时隔久远,涉及的又是前沿科技,关于项目的具体情况,即便是当地海岛岛民所知也不多。
但以万山镇波力发电站为开端,珠海由此成为我国探索利用海洋能发电的前沿城市,时至今日仍在持续迈进:2013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的“鹰式一号”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珠海万山群岛海域正式投放,并成功发电,标志着我国海洋能发电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2015年11月,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又在珠海市万山岛海域顺利投放了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万山号”。
该装置可在小于0.5米浪高的波况下频繁蓄能、发电。
为解决海洋开发供电难题,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然资源部设立海洋可再生能源项目“南海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在珠海市大万山岛开展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场的建设。
今年6月30日,项目首台500千瓦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珠海的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场,未来打造我国首个、亚洲一流、国际先进的波浪能发电试验场。
监制:陶然 田霜月 策划:李平统筹:杨亮记者: 杨亮 朱鹏景 王靖豪 李洁琼 袁平峰 洪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