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规划》出台前,氢气被归类为危险化学品,如今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当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低于0.15元/千瓦时的时候,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经济性就能得以保障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要避免两个误区:不能狭义地把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同于氢能;不要认为氢和电是“二选一”的关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对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而且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发展清洁低碳的氢能具有巨大潜力。
目前,国内氢能产业虽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为深入领会《规划》的内涵与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氢能产业发展方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
他说,《规划》科学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氢能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多元应用、政策保障、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划,为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氢的能源属性得到明确《瞭望》:《规划》出台后,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定位和角色如何?对于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欧阳明高:首先,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在《规划》出台前,氢气在我国并不是被当作能源进行应用和管理,而被归类为危险化学品,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环节。
新建的制氢项目均属于“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被严格禁止在化工园区外新建、扩建。
《规划》的出台,可以说是业内期盼已久。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规划》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这成为我国氢能产业的重要制度基础,并且将对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氢能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