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东方风电决战脱贫攻坚 | 助力“一村一幼”建设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3   来源:东方风电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222
核心提示:决战脱贫攻坚 | 助力“一村一幼”建设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再也不用担心小孙女不去上学了。

6月23日,东方电气集团捐建的昭觉县拉一木乡拉一木村幼教点通过竣工验收,村民吉克大日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今年69岁的吉克大日住在拉一木村新建幼教点的对面,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小孙女能学好普通话,走出大凉山。

此前,拉一木村的幼教点修建在山顶的聚居区,对于像吉克大日一样居住在山腰的村民来说很不方便,小孩子上学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每逢下雨山路湿滑或者天寒地冻的时候,吉克大日的小孙女和其他四五岁的小朋友常常以路不好走为由,不愿意去上学。

随着拉一木村幼教点通过竣工验收,拉一木村的小孩子告别了“晴通雨阻”的日子。这也标志着东方电气集团在定点帮扶的昭觉县捐建的10座幼教点全部投入使用,兑现了对昭觉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


扶贫先扶智




昭觉县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视察、关心关注的地方。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东方电气集团承担昭觉县的定点帮扶任务。


看真贫、掌实情是实施精准脱贫策略的关键。2017年以来,东方电气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坚持到昭觉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深入贫困村、贫困户,了解贫困现状,分析贫困原因,为精准施策做好顶层设计。


由于交通障碍,在昭觉县,很多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凉山,大人孩子都听不懂普通话。当地孩子往往上小学后才开始学习普通话,很多精力耗费在学习语言上,学业课程跟不上,最后导致厌学。幼教点是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场所。


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始推行“一村一幼”政策,在尚未覆盖学前教育资源的行政村和人口较多、居住集中的自然村设立幼教点,普及普通话,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7年6月6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昭觉县实地调研


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邹磊在昭觉县实地调研时了解到,特布洛乡特布洛村的幼教点设置在村支部活动室,因地势低洼,雨水季节常常被河水淹泡,导致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邹磊在实地查看后强调,并提出了择地修建新幼教点、改善教学环境的精准措施。


2018年,东方电气集团建立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民生扶贫、就业扶贫、党建扶贫“五位一体”扶贫攻坚机制,把“在昭觉县捐建10座幼教点”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东方电气集团党组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必胜信心,派驻由基建工程专家组成的基建扶贫工作队进入昭觉扶贫第一线,以更强的力度推进扶贫工作,全力确保幼教点建设不受疫情影响。


战贫先战“疫”



从3月1日进驻昭觉扶贫第一线,扶贫基建工作队的4名队员就感受到了“压力山大”。经过两年的建设,东方电气捐建的10座幼教点中的6座已经投入使用。今年受疫情影响,计划开工的4座幼教点都晚开工了一个月。而每一座幼教点是否完工都关系到几十名学前儿童能否学好普通话,能否为接受义务教育打通语言关,点亮他们对未来的梦想。“要把因疫情失去的时间夺回来。”队员们暗下决心。


然而,在完成第一次现场踏勘后,队员们就感到开工建设的形势不容乐观。支尔莫乡来洛村幼教点有5公里的进村道路在施工,影响材料、器具进出,现场没有施工用水;特口甲古乡益补洛乌村幼教点现在气温较低,不具备开工条件;拉一木乡拉一木村幼教点的进村道路也在施工,现场没有材料存放地点;受疫情影响,当地的建筑材料紧缺……一项项困难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要克服困难、加快项目建设就需要更加严格的项目管理,而这种“管理”来源于队员们的“勤”,勤跑,勤思,勤沟通。

东方电气集团在建的这4座幼教点相互之间的距离最近的有30多公里,最远的接近100公里。开工以后,队员们每天转战300多公里,奔赴在各个施工现场,协调现场用水用电,协调道路错时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全程受控。


庆恒乡瓦井村幼教点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幼教点的建设工作圆满完成,这将解决近500余名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扶智先通语



在特布洛乡特布洛村,东方电气集团捐建的第一座幼教点已经投入使用。整洁明亮的教室,温馨的午间休息室,崭新的桌椅……在这个大凉山深处的小村庄里,显得格外亮眼。


“在这么明亮的教室里面上课,小朋友们很喜欢上幼儿园了。刚开始,我们只是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普通话,一两年后,就教他们背古诗、唱歌等等。现在小朋友们的普通话有很大进步。”特布洛乡特布洛村幼教点老师则菊看到了新幼教点带来的可喜变化。


特布洛村的孩子们在新幼教点里学习


支尔莫乡来洛村离著名的“悬崖村”仅有7公里,村里的老幼教点是由支部活动室临时改建,50余名孩子在里面上学很拥挤,中午下课后,孩子们还要步行到附近的中心小学吃午餐,然后回家午休,再返回临时幼教点上课,给幼教点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东方电气集团捐建的新幼教点由教室、休息室、卫生间和儿童活动场地组成,投入使用后,孩子们可以在里面学习、午餐、午休、玩耍,方便统一管理和教学。


孩子们在幼教点里快乐成长


“这是我们附近几个村里最好的一座幼教点。”支尔莫乡中心小学(幼教点由支尔莫乡中心小学统一管理)的校长俄洛伍各看着新建成的幼教点很快给出了评价。色彩艳丽、充满童趣的彩绘,根据儿童身高特点修建的盥洗区,防止儿童碰伤的防撞护角……俄洛伍各觉得怎么也看不够。


“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场所,对我们村子移风易俗也很有好处。”俄洛伍各介绍说,老师们会通过幼教点完善的卫生设施,教导小孩子养成“五洗”习惯,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带动整个家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根据儿童身高修建的盥洗区


“教育扶贫仅仅只依靠国家和省州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昭觉县教科局局长勒勒曲尔说,“东方电气集团在昭觉县捐助的这些幼教点,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为昭觉县的学前学普教育事业打牢了基础。”


在昭觉县,东方电气集团通过一座座教室,一张张课桌,扎实做好教育扶贫,助力昭觉县“一村一幼”政策实施落地,为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搭建起了通向知识的桥梁。

文/刘蕊

编辑/高舒丽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