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赞!赞!江北新区市民中心上央视新闻联播啦!“月光宝盒”抢抓时间,复工复产热火朝天而在新区各个项目现场大家口中都提到一个关键词——补把之前“休长假”的时间“补”回来把因为疫情耽误的工程进度“补”回来市民中心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金凤林是江北新区市民中心的一名安装工,今年28岁,是个壮实的东北小伙子,他每天需要在30米高的登高车上作业10个小时。
系起安全带,把铝板抬进登高车,在上升到需要安装的高度之后,与另一个同伴共同抬起铝板装进龙骨,仔细地对好缝,调整铝板的位置,然后空出一只手,拿出电钻钻孔,最后用螺丝固定铝板。
在施工高峰期阶段,这样重复的动作,金凤林一天需要做80次,安装80块铝板。
天气炎热的时候,他必须顶着烈日在高空作业,每次收工后身上流的汗都变成了一层白色的盐碱。
汤凯军是市民中心工程监理负责人。
2020年农历春节刚过几天,汤凯军便开始进入工作状态,筹集物资、设置隔离区、消毒、复工手续办理,他需要为600名工人的复工提前做好准备。
因为疫情耽误了一个月左右的工期,复工之后便是紧张的赶工阶段,为了如期完工,他每天到处“抢工人”,总算拉到了500多号工人。
目前,江北新区市民中心项目现已进入冲刺收尾阶段,基本已经完工,园林工人正在做绿化,预计今年5月中旬进行验收。
全新的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即将与大家见面,作为一个先进、开放、包容、亲民、互动的城市平台,将真正实现功能共享、空间共享、信息共享、文化共享为民办事的“城市客厅”,成为江北新区缔造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的缩影。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计划明年六月底交付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大道与广西埂大街交叉口,建成后将承接2021年海峡两岸企业家峰会等重大国际会议、高端商务论坛活动。
△在建的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于2019年6月28日正式开工,目前工程进入主体钢结构吊装阶段,20台汽车吊和9台履带吊同时进行主体钢结构吊装,每天要完成4-5根管桁架、圆柱等框架架构安装。
每一个钢结构的安装都需要数名工人共同配合,先将独立的钢架构支架拼装好,再由焊工焊接,然后吊车进行吊装,安装工在高空接应,精准地找准接口进行螺栓固定,最后再由焊工焊接。
吊装时危险系数较大,不能发生碰撞,所以拼装过程中的精度控制非常重要,焊工需要带着防护眼镜,仔细找到焊接口。
△安装工高空作业王腾是高空作业的安装工,每天在60米的高空上把钢结构精准地送进缺口,然后用螺栓固定,他每天要拧500多个螺丝,一个螺丝要拧10圈左右,一天下来,胳膊酸的都抬不起来。
△项目杂工张美娥正冲洗泥土张美娥今年49岁,是项目上的一名杂工,负责清扫垃圾,冲洗泥土,保证出入车辆的整洁。
全年集中运输渣土的阶段,她每天拿着水管冲洗200多辆渣土车,两个捏着水管的指头,常常会凹陷下去。
“不辛苦,这个工作还可以!”张大姐笑着说目前,该项目会展、会议片区已经完成总结构的三分之一,酒店已完成13层的吊装,计划明年六月底交付。
江北新区长江岸线防汛堤坝如期完工江北新区坐落于长江北岸,拥有近百公里岸线,生产、生活临江分布。
随着汛期临近,作为江北新区打好防汛攻坚战的重要战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一期工程正在加紧赶工中。
袁鹏飞和王征是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一期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每天90%的时间都要在现场盯着工程进度、安全质量以及总体把控。
一直以来,他们都在忙着长江堤坝的修建。
修建堤坝对土质的要求很高,只有具有粘合度的黄黏土,才能抵抗洪水冲刷。
目前,堤坝缺口已安全修建好,堤坝建设达到标准高度,整个工程已基本完工。
他们打算在标高的基础上加高2米,增加安全性。
“我觉得做工程就像完成一个作品一样,工程交付后能够受到老百姓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王征说。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