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淮北煤炭股票(淮北因煤而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滑环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99
核心提示:淮北市缘煤而设市、因煤而兴市。煤炭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突出的位置,时至今日,仍然是淮北市最重要的工业支柱之一。煤炭产业的发展,不仅奠定了淮北市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带动了多个产业、行业的发展,更为淮北城市精神的锻造形成积淀了独特的文化底蕴。01 因煤而兴煤炭产业支撑起全市经济发展1960年淮北建市后,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煤矿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前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至1966年,淮北矿区已建成煤矿8座,设计生产能力达438万吨,还建设了电厂(1台5000千瓦发电机组)

   

淮北市缘煤而设市、因煤而兴市。
煤炭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突出的位置,时至今日,仍然是淮北市最重要的工业支柱之一。
煤炭产业的发展,不仅奠定了淮北市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带动了多个产业、行业的发展,更为淮北城市精神的锻造形成积淀了独特的文化底蕴。
01 因煤而兴煤炭产业支撑起全市经济发展1960年淮北建市后,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煤矿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前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至1966年,淮北矿区已建成煤矿8座,设计生产能力达438万吨,还建设了电厂(1台5000千瓦发电机组)、水泥厂、机械厂等附属企业,铁路、公路、输电线路先后建成使用,同时,职工住宅、学校、医院、商业网点等陆续建成配套,一个新兴的能源基地初具规模。
“文化大革命”期间,淮北矿区干部群众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投入生产,使煤炭产量不断超产。
1970年,原煤产量突破500万吨,比1965年翻了一番。
不仅连续建成芦岭、朔里、石台3座大型煤矿,而且建成年入选原煤200万吨的淮北选煤厂,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选煤厂。
1976年,淮北煤炭产量突破1000万吨,比1965年翻了两番,确立了淮北矿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标志着淮北的煤炭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后,淮北煤炭产业高速发展,新建一批新井、扩建部分生产矿井,矿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建成大型矿井20多对,全市原煤产量不断跃升,从1000万吨到3000万吨、5000万吨,2012年,达到5835.3万吨。
年入洗能力1600 万吨的临涣选煤厂成为亚洲最大的炼焦煤选煤厂。
淮北已建设成为华东最大的能源基地,国家工业供给的“动力源” (两淮煤炭基地是国家规划重点建设的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也均已发展壮大成为全国500强企业。
60年来,淮北市共生产原煤10亿多吨,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地方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2018年统计,仅淮北矿业就累计上缴国家利税500多亿元。
多年来,煤炭产业一直是淮北市的主导产业,煤炭产业的贡献一度占据经济总量的80%以上,成为支撑淮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财政收入的主要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