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晶科能源有多少员工(晶科能源辞职方便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50
核心提示:光伏投资扩产热潮,特别是光伏新势力的崛起,加速行业人才流动,为光伏圈的职业经理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头部企业的核心高管、技术骨干、甚至财务、人事等重要职能一把手,都成为围猎目标。最近,晶科能源爆发高管离职潮,从侧面暴露出光伏行业的高薪秘密。一位高管,两年前率队辞职,现在个人身价高达24亿!一位头部组件企业的品牌总,不算年薪,光股权现在就有8000多万。近日,有市场传闻:做玩具的沐邦高科,已经挖到了光伏行业大佬郭俊华,主持公司光伏业务。此消息一出,市场哗然。这位郭俊华不是别人,正是晶科能源前任首席运

   

光伏投资扩产热潮,特别是光伏新势力的崛起,加速行业人才流动,为光伏圈的职业经理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
头部企业的核心高管、技术骨干、甚至财务、人事等重要职能一把手,都成为围猎目标。
最近,晶科能源爆发高管离职潮,从侧面暴露出光伏行业的高薪秘密。
一位高管,两年前率队辞职,现在个人身价高达24亿!一位头部组件企业的品牌总,不算年薪,光股权现在就有8000多万。
近日,有市场传闻:做玩具的沐邦高科,已经挖到了光伏行业大佬郭俊华,主持公司光伏业务。
此消息一出,市场哗然。
这位郭俊华不是别人,正是晶科能源前任首席运营官。
01晶科能源上市前后,多位核心高管离职郭俊华并不是第一个从晶科辞职的首席运营官。
他的前任、光伏圈重量级人物徐志群,在2020年10月29日宣布从晶科能源辞职。
2021年6月28日,晶科能源在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
可以说,徐志群是在晶科能源上市前夜辞职。
2020年12月15日,晶科能源宣布,郭俊华接替徐志群,出任首席运营官。
晶科能源回A得到资本市场认可,并在2021年9月30日过会。
这本来是个好消息,但是2021年10月8日,晶科能源宣布郭俊华辞职,中间只隔了一个十一长假。
晶科能源一过会,郭俊华辞职的消息就在第一时间被释放出来。
不难判断,这大概率是应公司要求,双方事先约定好,把郭辞职对于公司IPO的影响降到最低。
郭俊华,澳大利亚国籍,1970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
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任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卓越中心资深研究员、副总监。
新南威尔士大学正是光伏教父施正荣博士的母校。
2012年2月至2020年12月,任浙江晶科常务副总经理、晶科能源控股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兼副总裁、质量中心副总裁、首席运营官;2020年12月后任副总经理。
郭俊华在晶科工作近十年,是李仙德手下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核心技术人才。
在郭俊华辞职一个多月后,2021年11月30日,晶科能源首席人力官纪绍国也宣布辞职。
先是有徐志群等一大批骨干,都不想等到公司上市那一天就离开,后有郭俊华、纪绍国等核心高管,公司一过会就辞职,甚至都不愿意见证一下自己为之奋斗多年的企业的这高光时刻。
这些看上去,都有些不正常。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事地震,不仅发生在晶科能源,在李仙德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晶科科技,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演。
晶科科技在2020年5月19日上市,主营光伏电站开发和运营。
今年1月28日,晶科科技的总经理金锐辞职,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
今年1月21日,晶科科技董事Neil Edward Johnson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021年2月19日,晶科科技董事刘斯铭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020年11月27日,晶科科技董事BAI XIAOSHU和陈岩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徐志群“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离开晶科时,带走了一大票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
此次郭俊华辞职,应该也无法用“正常的人事变动”来解释。
02晶科系为何频现高管离职潮?一般情况下,公司上市后也会出现董监高辞职的情况,其中,有的是为了规避董监高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加快套现的速度。
但是晶科系的高管离职潮并没有发生在公司上市以后。
难道,是因为这些高管不满于公司的股权激励,愤而辞职?带着这些疑问,赶碳号进行了调查走访。
据一家头部光伏企业的人力负责人透露,晶科能源的薪资待遇水平相对比较低,股权激励也没什么市场竞争力。
这可能代表了行业对晶科的普遍印象。
赶碳号发现,晶科能源的股权激励结构的确有些反常,居然搭建了一个四层股权架构的员工持股平台。
哪位股权激励对象想要离开,受到的束缚肯定比只有一层结构的要大。
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否出于限制高管跳槽的目的。
下面,赶碳号以郭俊华为例,看下这样量级的高管薪资股权情况。
晶科能源招股书介绍,在员工持股平台晶海宏远中,郭俊华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500万元,持有份额26.32%。
该基金总份额为9500万元。
晶海宏远为宁波晶鸿的有限合伙人,以全部9500万份额出资,持有宁波晶鸿18.96%份额。
宁波晶鸿又以其中的5000万元,认购了上饶佳瑞10%股权。
上饶佳瑞总份额为5亿元,持有上市后的晶科能源3.45%股权。
四层穿透下来,郭俊华持有上市公司晶科能源约1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72%。
细算下来,当时郭俊华的资金投入为1315万元,折合认购价约7.65元/股。
晶科能源IPO发行价为5元/股,如以此计算,郭俊华所持公司股票发行价的市值为860万元,相当于浮亏455万元。
晶科能源上市后股价一路上扬,目前二级市场价格在16元左右,以此计算,郭俊华的股权浮盈则在1467万元。
当然,郭俊华即使离职了也不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股权,要经过四层设计的严密架构。
公司公告,郭俊华未来减持套现,将服从公司统一安排。
除股权外,2020年,郭俊华作为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在晶科能源获取的年薪为393.91万元。
晶科能源招股说明书:截至2021年10月11日,晶海宏远的出资结构浮赢1470万元的股权,近400万的年薪,看上去已经相当优渥。
站在光伏行业赚钱效应的时代大风口上,郭俊华的这个待遇,相对于其重要性和贡献来说,其实并不算高。
如果和同行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两家企业对比,晶科能源更加相形见绌。
天合光能上市前部分高管持股情况天合光能和高纪凡,拥有国际化视野和格局,其组织管理体系、人才结构包括薪资水平和股权结构设计等,也基本与国际接轨,具有一定代表性。
剔除高纪凡家族后,分管品牌的副总经理杨晓忠、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印荣方在上市前持股最多,分别占0.044631%、0.064410%。
以最近的收盘价计算,两人所持市值均超过8000万。
印荣方当时的参股本成是1000万。
高管丁章华,去年年薪297.94万年,核心技术人员张映斌去年年薪176万。
他们二人的所持公司股票市值分别为7885万元、4876万元。
年薪多少,对天合光能的一些高管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从这一点上看,同样是江浙人,高纪凡比晶科的李仙德格局更大。
和河北企业晶澳相比,晶科也差了一大截。
作为一个从河北小县城走出来的企业家,靳保芳对于人才的激励可以用“简单粗暴”来形容,毫不吝啬。
除了员工持股平台外,核心人员直接持股,且加以高薪。
晶澳科技的高管增持、减持股票来去自由,不受员工持股平台约束。
可能是越想抓住,就越容易失去。
晶科的李仙德为了牢牢抓住人才,设置了四把锁,徐志群、郭俊华们还是选择了出走;崇尚“致良知”的靳保芳给了高管更多自由,反而收获了人心。
当然,上述相关数据,均来自公开信息。
员工持股资金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