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东方电气集团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会上明确提出“七个抓实、七个确保”的工作要求,为集团公司全面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指明了工作方向;进一步明确了集团公司要实现“三个跨越”,奋力登上“历史最好、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高峰,这是指导集团公司今后一段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部署。
目标已定,如何落实?全集团各单位迅速行动,制定了实实在在措施。为将意识凝聚更深、举措落地更实,我们特推出评论员文章。
东方电气2020上半年如何“顶梁柱 顶得住”,答案在这里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而言,在国家规划的引领下,做好“十四五”战略规划编制,把企业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起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职责和使命。
此前在集团公司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专门阐述了“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原则和“登高望远、创新跨越”的宏伟目标,为东方电气圆满收官“十三五”,奋力登上“历史最好、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十四五”新高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深刻认识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划编制好“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是东方电气“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党中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当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经济回稳向好,国家安定,人心稳定。但在疫情持续冲击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危机,某些反华政客不承认自身抗疫失败,不愿意承担抗疫不力的责任,更不愿意看到中华民族复兴腾飞,甩锅、打压中国的逆行一浪高过一浪,中国或将面临30年来最为困难的国际环境。同时,党和国家也在进一步布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推进的“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国家级发展战略,更是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必须切实承担起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使命,通过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研判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战略机遇和风险隐患,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这个全局中找准自身定位。集团公司明确了“十四五”要实现“历史最好、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全集团上下特别是各主体企业也要在这个大局之下,认清形势,深刻思考,深入谋划,切实担当起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实现东方电气基业长青的“东方梦”。
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是东方电气艰难困苦、“爬坡过坎”、玉汝于成的“十三五”。我们经历了扭亏脱困的艰难跋涉,完成了“处僵治困”的艰巨任务,在中央企业率先实现了社会职能移交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开启了子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的改革新征程,凡此种种,无不为“十四五”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展望前程,旌旗猎猎、风光无限。但前行之军,不可忘却来时之路。回看我们走过的“爬坡过坎”的坎坷历程,收官“十三五”,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精神,肩扛使命,紧盯目标,坚决贯彻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精神,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画上圆满的句号;复盘过去五年的成功与失败、进步与不足,更需要我们以清醒的头脑、务实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总结、提炼企业战略的精髓、企业经营的规律和企业管理的经验,更好地指导“十四五”规划。
回望过去,特别是集团公司新领导班子上任以来的四年又一个月,新领导、新班子以新理念、新思维,精心谋划并推动“12345”新发展战略,对全集团加快改革发展、实现“爬坡过坎”起到了决定性的引领作用,也更加凸显了一个高水平的战略规划对东方电气未来五年实现“登高望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前,集团公司和各企业都已按计划开展了“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并提出了“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或形成了规划纲要,此时此刻,按照“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的思路,清醒地复盘“十三五”,最大限度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对东方电气按照“四个坚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特别是中国入世这十几年,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方电气也经历了电力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国际环境和能源电力转型升级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必须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寻找最可靠支点,为地方、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这是我们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寻求新发展机遇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当前,立足国内大循环,应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力服务落实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特别应积极主动对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扎根“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充分发挥其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在“一极两中心两地”的格局中实现自身新发展。
集团公司要将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作为集团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的重大方略,与编制“十四五”规划有机衔接,系统谋划、主动参与和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集团公司在川各企业应着力研究成德眉资同城化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德阳市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规划,攀枝花、凉山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阿坝、甘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及自贡、泸州、内江、宜宾与渝西城市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规划安排,主动出击,强化与国家和地方规划的衔接对接,深度对接企业所在市、州和产业对口区域,争取将集团和企业项目更多地列入国家和地方规划总盘子,寻求融入地方发展战略、与地方共建共享的系统性发展机遇。
在紧紧抓住身边的机会的同时,更要全力推动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项目,紧盯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投入最大力量、集中最好资源、给予最强保障,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着力解决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问题,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基础上,按照相关多元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新兴成长产业,实现“做强、做优、做大”三个跨越,切实提升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全力实现“历史最好、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无论是宏大的经济、社会变迁,还是企业的发展壮大,毫无疑问都会面临种种困难,但着眼长远依然东风浩荡,因为东方电气产业报国、制造强国的初心使命永不改变,人类对于能源利用更为高级的探索方式永不止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携起手来,攻坚克难、顽强拼搏,越是艰险越向前,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