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司招股书2021年5月31日,上海主板IPO的中国三峡新能源,已经结束申购。
三峡新能源的发行价格2.65元,募资227亿,是2021年第一大规模IPO。
核心内容:1、新能源发电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及资金壁垒相对较高,央企及国企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比如,国家电投的光电装机容量中国第一,合计4500万千瓦。
2、三峡新能源主营业务是风能、太阳能。
装机容量:风电690万千瓦、光伏480万千瓦。
本次募资227亿,新增25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跻身中国第六大新能源发电集团。
3、2020年以来,由于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将持续降低。
补贴款和税收优惠合计31亿,与利润基本一致。
【一】基本信息1、历史1985年,水利总公司设立;2006年更名为水利投资集团;2008年,水利投资集团并入三峡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11年,更名为三峡新能源;2015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改制为股份公司。
公司实际控制人三峡集团,控股75%。
2、主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
装机容量:风电690万千瓦、光伏480万千瓦。
3、人员和薪酬2020年末,公司员工3200人。
其中,电力运营1900人。
人均薪酬10万。
高管薪酬500万,占利润0.1%。
【二】行业信息电力行业装机容量、发电量及用电量平稳增长。
国内发电总装机容量由2008年末的8亿千瓦增至2020年9月末的21亿千瓦。
发电量由2008年度的3.5万亿千瓦时增至2019年度的7.3万亿千瓦时。
全社会用电量由2008年度的3.4万亿千瓦时增加至2019年度的7.2万亿千瓦时。
我国风电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光伏发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1986年,我国第一座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建成。
2020年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2亿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2亿千瓦。
新能源发电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及资金壁垒相对较高,新能源开发企业需要具有相应的项目开发能力及资金实力,因此大型央企及国企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同业竞争企业:国家电投(装机容量:风电1900万千瓦、光伏2600万千瓦)、国家能源集团(风电4100万千瓦、光伏130万千瓦)、中国华能(风电2000万千瓦、光伏480万千瓦)、中国大唐(风电1700万千瓦、光伏110万千瓦)、中国华电(风电1700万千瓦)、中节能集团(风电310万千瓦、光伏380万千瓦)、华润集团(风电870万千瓦、光伏45万千瓦)、中广核集团(风电1400万千瓦、光伏520万千瓦)。
三峡新能源风力发电市场份额三峡新能源光伏发电市场份额【三】财务信息资债表:2020年9月末,资产1200亿,固定资产和在建770亿,长期股权投资107亿,应收130亿,预付70亿,货币26亿。
负债755亿,应付200亿,借款485亿。
归母权益410亿,未分利润130亿。
利润表:2020年9月末,营业收入80亿。
营业成本33亿,利息支出15亿。
利润总额33亿。
利润率40%。
现金表:2020年9月末,销售商品收到现金61亿,经营付出现金20亿,购买商品4亿,员工4亿。
拟募集资金227亿,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即新增约20%装机容量,平均回收期为10-12年。
【四】重大风险1、税收优惠政策8亿,占利润25%。
比如,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西部大开发享受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发电项目的主要成本来自于发电设备的折旧,约占80%。
3、可再生能源补贴款收取比例持续下降,从24亿降至23亿。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定,2020年将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需国家财政补贴的新增项目将逐年减少。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欢迎大家把关心的IPO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