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德国弃核改用风电,我国为了碳中和,或需将核电站数量再提高十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71
核心提示:10年前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核事故,从此反核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如今,德国要在两年内关闭所有核电站,美国已经很久没有新的核电站建成,就连核电占比达70%的法国,也表示要降低核电规模。以无污染、零排放和印钞机著称的核电,就要走到穷途末路了吗?人马君的答案是大写的NO!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建设更多的核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2020年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已达49台又要低碳又要弃核,看似美好实则不通在很多人的眼中,核电就不该存在,因为所有核电站都有可能发生核事故,造成放射性泄漏,而产生

   

10年前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核事故,从此反核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如今,德国要在两年内关闭所有核电站,美国已经很久没有新的核电站建成,就连核电占比达70%的法国,也表示要降低核电规模。
以无污染、零排放和印钞机著称的核电,就要走到穷途末路了吗?人马君的答案是大写的NO!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建设更多的核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2020年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已达49台又要低碳又要弃核,看似美好实则不通在很多人的眼中,核电就不该存在,因为所有核电站都有可能发生核事故,造成放射性泄漏,而产生的核废料至今也无法很好地处理,因此就算用污染严重的燃煤电站也比核电放心。
如果不想继续污染环境,可以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来代替,没必要冒核事故的风险。
这种论调听起来很有道理,在民众的心目中也很有市场,但内在逻辑却是大错特错,完全不通!我们为什么要搞可再生能源?目的是降低碳排放,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现在我国的承诺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这两个时间点看似遥远,实际上非常紧迫,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调整能源结构,大幅削减化石燃料占比。
有两种途径:要么选核电,要么选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
靠天吃饭的风力发电然而风电光伏都是靠天吃饭的不稳定电源,发电量时高时低,时有时无。
在风力较大的时候,风电发电量暴增,以至于电网无法消纳,而一旦风停了,发电量又会不足。
而光伏、光热电站也会受到昼夜和天气变化的巨大的影响,无法像燃机、核电那样一年四季、每天24小时稳定发电。
当这种“垃圾电”的占比较小时,电网能忍就忍了。
而当它们的规模占到总发电量的较大比例,甚至超过50%的时候,想靠蓄电池储能来保持电网的稳定是天方夜谭,而抽水蓄能也不是哪里都能建,必须有稳定的电源作为基石。
火电已经不可能再发展了,这个基石没有其它选择,正是不少人必欲弃之而后快的核电。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网友不服:你看人家德国说弃核就弃了,并没有什么问题呀?实际上德国的国情与我国完全不同,照搬它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德国能弃核,我国不能德国是反核的急先锋,选择弃核而大力发展风电,风力发电占比已经达到了30%左右。
如果纯靠风电,当风力变化时会造成电网的巨大波动,德国的办法是用天然气电站做后盾,为此还不惜得罪美国来与俄罗斯合作建设“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
但气电也有碳排放,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天然气的成本很高。
不过,德国毕竟只是欧洲的一小部分,发电规模远远比不上中国,因而可以用周边国家的电网作为自家风电光伏的稳定器。
当风大造成发电量骤增时,就向其它国家疯狂输出,而电力不足时,就从周边国家进口电力,比如旁边那个核电大国法国。
德国核电站即将成为绝唱这是德国的小算盘,而如果欧洲其它国家也照猫画虎,将核电和火电全部改成风电光伏,那可就绝了,全欧洲用电就只能靠天吃饭,时有时无,欧洲人一定会抓狂。
中国电网的规模就如同整个欧洲,没有外援,必须要做到自给自足。
如果放弃了核电,就必须保留大量的燃煤或燃气电站,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也有网友说我们可以靠水电,但水电的规模毕竟有限,地域分布也不均,而且江河也有丰水期和枯水期,只靠水电填补不了砍掉火电留下的缺口。
怎么办?只能靠核电。
核电机组单机功率大,运行平稳,以大量核电站作为稳定的基本盘,才能允许风电光伏增加发电量,实现没有碳排放的理想组合。
而现在我国核电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仅有2.4%左右,所以核电站不仅不能废弃,相反还应该大力建设,装机容量需要再提高10倍,甚至更多,才有可能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要实现碳中和,需大力推进核电建设核电安全有保证,核废料也并非不能处理相信很多人已经按耐不住要问了:建这么多核电站,核事故的风险要不要考虑?这当然不能忽视!为了应对三里岛、福岛这样的核事故,核电站安全技术几十年来在不断发展,新型反应堆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
目前已经成熟的高温气冷堆、SMR小型模块化堆等先进堆型,能够实现在失去全部电力供应后,靠自然过程实现堆芯冷却。
而福岛核电站正是因为缺少这种自然冷却能力,再加上应对不当才出了事故。
未来的固有安全核电技术,才是实现低碳社会,遏制全球变暖的希望所在。
福岛核电站无法抵御如此巨大的呼啸,但高温气冷堆可以至于大家关心的核废料问题,这方面的处理工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规模的乏燃料后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此外,还研究出了可以对付长寿命、高剂量放射性核素的ADS嬗变系统。
未来,随着固有安全核电技术、快中子增殖堆和核废料处理技术的成熟,核电的未来将一片光明,成为人类能源供应的基石。
#科学燃计划#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