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源:直方大创新中心,作者:许正最近,很多客户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GE(即通用电气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的确,最近的GE,陷入到极其少见的经营困境中,频繁爆出大新闻。
去年才刚接替杰夫·伊梅尔特的约翰·弗兰纳,今年9月,就被刚到公司一年的空降兵劳伦斯·卡尔普替换,做了最短一任的GE CEO。
这种快速更换CEO的举动,正凸显出GE当前的困境。
回看GE过去几年的股票价格,的确让资本市场极度失望。
2017年,本是美国经济和工业企业高歌猛进的一年,标准普尔指数的成份股企业普遍上涨了40%以上,而GE却神奇般地逆势下降了40%。
于是有人说,当所有企业都在扬帆远航时,GE公司的帆却破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这家曾经是3A级信用评级企业,目前已下降5级,降为A2级;而在债券市场的实际交易利率,已经下调至“BBB+”级,离垃圾级只差一步之遥了。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投资人和市场,对GE的极大失望和不满;甚至有人认为,GE距离分拆或破产,已经不远了。
但同时,GE的核心业务似乎依旧强劲:它依然是全球超过60%航空发动机的提供者,而这个市场还在强劲增长;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发电设备,运用GE的核心产品;医疗设备业务的表现和增长,依旧稳定。
是不是很让人困惑和不解?这一系列相背离的事实,的确让人产生疑惑。
特别是对很多“将GE公司的管理奉为学习标杆”的中国企业,更加是一头雾水!这一系列事件如何会发生?未来GE会怎样?GE的教训,对我们中国企业有何启示意义?作为GE中国区的前高管,我自己也一直非常关注GE的动向和发展,就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我想在本篇给出一些我的看法…01、成也金融,败也金融GE公司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危机,并展露颓败之势,应该是始于10年前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那时,GE金融业务(GE Capital)如同所有其他美国金融机构一样,深深卷入到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中,并导致了巨大的流动性困境。
当时,GE不得不向巴菲特所在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融资30亿美元,并最终依靠美国政府提供的1350亿美元信贷担保,勉强过冬。
而GE的股价,也就从2001年巅峰时的60美元,一路跌到不到10美元。
金融业务,曾红极一时 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审视曾红极一时的GE金融业务。
虽然这项业务,曾是前任CEO杰克·韦尔奇时代的重点战略,并一度让GE获得过巨大增长和卓越声誉。
但是,这一业务在韦尔奇时代被发展起来,有它强烈的时代和市场背景。
那是一个金融交易极其活跃的时代,韦尔奇通过这项业务进行大量并购交易,同时进入到保险和个人金融业务,让GE找到了一个重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