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以来,上海、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河北等多个省市区开启了新一轮峰谷分时电价机制调整,更新了峰谷电价政策,尖峰电价和低谷电价上下浮动比例更高,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大,而储能技术可以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在低电价时充电、高电价放电赚取电价差。
#储能#东亚前海认为,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合理拉大峰谷电价价差,有利于引导用户在电力系统低谷时段多用电,并为新型储能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对促进新能源加快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储能产业链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端来看,2022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强调:新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参与调峰调频、或者和企业签订市场合约来削峰填谷,或者向电网送电明确了是不需要承担输配电价税费。
第三方独立储能未来在国内市场可能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新型储能技术按应用场景分类:根据储能头条统计,目前已有20个省市明确公布了“十四五”储能目标,到2025年20省市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为54.85GW。
为解决风电、光伏发电存在的不稳定问题,提高消纳能力,各省普遍将配置储能作为新能源电站并网的前提条件。
目前大多数省份要求配置储能比例不低于10%、时长不低于2小时。
新能源配套储能政策,已经成为电源侧储能的最大助推力量。
新型储能由于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更加匹配,优势逐渐凸显。
【关注乐晴智库,洞悉产业格局!】20省市新型储能“十四五”装机目标达54.85GW: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