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光伏业的“小目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06
核心提示:(记者 王莎莎)近日,“先定一个小目标”意外走红网络。那光伏的“小目标”呢?8月23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前往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西宁分公司。这是继调研金寨、宁夏光伏扶贫之后,习近平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光伏企业的考察。据工作人员透漏,习近平号召“要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事实上这也是习近平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指示。作为全球市场少有的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代表,光伏产业肩负着能源独立、经济转型及社会民生的重任。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未来我国将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

   

(记者 王莎莎)近日,“先定一个小目标”意外走红网络。
那光伏的“小目标”呢?8月23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前往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太阳能电力公司西宁分公司。
这是继调研金寨、宁夏光伏扶贫之后,习近平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光伏企业的考察。
据工作人员透漏,习近平号召“要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事实上这也是习近平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指示。
作为全球市场少有的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代表,光伏产业肩负着能源独立、经济转型及社会民生的重任。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未来我国将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强调,研发新型高效晶硅电池和组件、新一代高效智能逆变器(无易损件、免维护、组串级监控和分析,最高效率大于99%),研制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光伏跟踪系统、能源互联运营管理平台等。
此外,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太阳能技术创新战略直指智能光伏,掌握高能效、低成本的智能化光伏电站运维技术成为核心路线之一。
实践顶层设计制定的产业革新路线,智能化或许就是当下光伏最可靠的“小目标”。
智能转型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18万千瓦,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光伏制造第一大国之外又添桂冠。
然而,实际上,中国光伏产业无论从制造到应用,都饱受国外企业的轻视,硅料、组件、逆变器、辅助材料和设备都是如此,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制造在技术和质量上的短板。
以黄河公司为代表的光伏企业眼下正着力改变这一现状。
黄河水电是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运营商,截至2014年底,旗下25座光伏电站遍布陕甘宁青四省区,点多面广、设备分散,巡检工作量大,故障排查效率低,无法准确及时对比分析电站技术指标,给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这也是当下众多光伏企业面对的普遍困难。
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黄河水电选择与华为合作,利用华为多年积累的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相融合,打造智能光伏电站,显著提升发电量和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效率。
相继建成格尔木220MW智能光伏电站和拉西瓦12MW智能光伏电站,应用了4G网络、智能手持终端、手机APP软件等技术,实现了“集中监控、远程诊断、实时维护”。
格尔木智能光伏电站建成以来已有全世界超过100家公司慕名到电站考察学习,吸引了欧洲众多国家的重视,使中国的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走到了世界前列。
此外,中广核、三峡新能源、中民新能、协鑫、招商新能源、中利腾晖、京运通、山路能源集团、宁夏银阳光伏等企业光伏电站都已开始智能转型步伐。
技术领跑探究智能光伏潮背后,正是国家鼓励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政策导向。
从2015年开始,国家能源局实行光伏“领跑者”计划,通过建设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实施,旨在鼓励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
2016年,能源局继续扩大示范基地,新批复包头、阳泉、芮城等8个“领跑者”基地共550万千瓦,占总规模的近三分之一,“领跑者”时代正式开启。
据悉,在今年6月29日正式并网发电的首个光伏“领跑者”基地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中,智能光伏比例超过50%,项目业主包括华电、中广核、招商、三峡新能源等。
“实地验证智能光伏多路MPPT能有效减少云层摭档、组件朝向不一致及组件衰减不一致情况下对发电量的损失,充分保证电站PR超越81%,发电量提升4.62%。
基于这个结果,三峡新能源大同‘领跑者’项目毫不犹豫选择了智能光伏方案。
”三峡新能源华北区总经理范秀山表示,“PR超越81%以上,而且又是山地,在这样的条件下,别的技术很难达到要求。
”中广核领跑者项目整个场区100%选用华为智能组串式逆变器。
中广核运维人员指出,组串式解决方案最大的优点省去了故障率较高的直流汇流箱、配电柜等零部件,不仅减少前期安装成本和提高土地使用率,而且汇流箱后期运行中检查量比较大,容易在运行中短路烧损,避免了后期大量的运维工作。
而组串逆变器本身没有风扇和熔丝,全封闭的设计,则让运维人员真正的“省心又省力”。
除了设备可靠之外,华为与黄河水电通过联合创新,率先发明IV曲线组串智能诊断技术,以逆变器输出IV曲线为基础,实现电站级的组串全扫描,精确快速定位故障。
同时大数据分析找出落后组串,诊断组串问题原因,并实现专家远程调度处理、视频回传,不仅始终保障了光伏电站的高质量运行,且让“0-Touch”现代光伏运维体系正式落地。
特别是在当下市场,随着“630”电价下调及竞价体制的刺激,光伏价格迅速暴跌。
前段时间国电投第二批光伏组件招标3.05元/W的超低报价直接刺激了人们的神经。
而最新阳泉“领跑者”项目报出的0.61元/千瓦时的价格瞬间在市场炸开了锅。
光伏价格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
在低价连击下,光伏电站质量是否可靠?此时,运维作为守望光伏电站高效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尤为重要。
为此,业内人士也积极在行动。
9月8日,来自海内外的运维专业人员、电站运营商、电站投资方、设计院专家共600人将齐聚三亚,进一共同探寻先进的智能化运维方法,解剖智能光伏的领跑基因,致力于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