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老小区两个月装好台电梯,“幕后功臣”是一个家庭主妇发起的社会组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16
核心提示:走进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路边宣传牌上有“低碳社区”科普知识;自行车棚顶上装着2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可以满足车棚内电动车充电及日常照明用电;居委会后门空地是一片“一平米种植菜园”,土培蔬果、水培有机芽菜、墙式微绿地一应俱全。随处可见的环保元素背后,是一个扎根小区10年的社会组织——徐汇区凌云街道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这个最初由10位家庭主妇创立的“绿主妇”,如今已获得上海市先进社会组织、上海市品牌社会组织、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众多荣誉,影响力扩大到了全国多个省市。“

   

走进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路边宣传牌上有“低碳社区”科普知识;自行车棚顶上装着2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可以满足车棚内电动车充电及日常照明用电;居委会后门空地是一片“一平米种植菜园”,土培蔬果、水培有机芽菜、墙式微绿地一应俱全。
随处可见的环保元素背后,是一个扎根小区10年的社会组织——徐汇区凌云街道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
这个最初由10位家庭主妇创立的“绿主妇”,如今已获得上海市先进社会组织、上海市品牌社会组织、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众多荣誉,影响力扩大到了全国多个省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提出要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还强调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
这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尚艳华说。
用好项目吸引居民参与在梅陇三村,参与“绿主妇”组织的环保项目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梅陇三村固定的“回收日”。
居民们拿着家中积攒下的可回收垃圾来到居委会,现场过秤后换成环保积分。
“这是我们坚持了十来年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活动,最开始只能回收五六十斤,现在能到800斤。
”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项目经理王菊萍说。
一项环保活动,能让小区众多居民连续十年参与,并且始终乐此不疲,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王菊萍看来,“绿主妇”能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讲空话,始终用有意思、有回报的活动项目来吸引居民参与。
“绿主妇”们用喝完的饮料瓶制作成手提袋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早在条例施行的两年前,梅陇三村就已开始试点生活垃圾不出小区,逐渐发展成为“环保酵素坊”和“绿色循环链”这两个“绿主妇”品牌项目。
当时,“绿主妇”与从事环保设备代理的钰巣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合作,在小区两座较大的垃圾库房旁安装了厨余垃圾粉碎机。
这些厨余垃圾会被发酵成有机肥,用于种植蔬菜和稻米。
居民则可以使用“绿主妇”微信公众号上累计的积分,兑换这些有机蔬菜、大米。
靠着“绿主妇”的努力,居民早早养成了湿垃圾手动破袋、厨余垃圾单独投放等垃圾分类好习惯。
梅陇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新垠说,“绿主妇”的成功,对她开展社区工作有很大启发,“我们不能只会干巴巴地讲政策、讲道理,要通过有意思的活动让居民乐意参加,乐意听我们讲”。
从“治环境”到“治社区”2011年3月,凌云街道提出“凌云生态家”社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验项目。
作为社区学校负责人的叶红便在梅陇三村开展了环保教育,最初的10位参与者都是家庭主妇,这便是“绿主妇”的雏形。
2011年4月8日,她们找到时任梅陇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尚艳华,提出想要在小区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尚艳华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让她们自己去动员居民。
回忆起这段往事,尚艳华感慨万千。
“我给了她们21天时间,心想要是能动员起五六十户居民,居委就支持她们搞下去。
”尚艳华说,到了约定的日子,阿姨们拿出一张A4纸,上面是330户居民的签字。
看到这张纸的一刹那,尚艳华内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击中了,她看到了居民们身上蕴藏的力量。
居民们在“一平米种植菜园”种上了花花草草“居民有了共同话题,邻里交流多了,渐渐地对社区的事务更加上心。
居民愿意参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尚艳华说,2012年,“绿主妇”正式注册成为社会组织。
很快,她们关心的话题就从单纯的“治环境”扩展到了“治社区”。
“绿主妇”们组织起“议事会”,针对小区内不文明养宠物现象,提出可以把小区里的绿化围栏适当加高。
她们撰写了一个简单的方案报给居委会,包括栏杆加高多少、用什么颜色、设计成什么样子等,很快获得通过并付诸实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
”陈新垠说,在“绿主妇”的带动下,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成了梅陇三村的好传统。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梅陇三村就有70多辆,可是到目前为止,小区里一共只有20个充电桩。
于是,居委会组织所有车主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位车主充好电离开后,自觉在群里告诉其他人几号充电桩现在是空着。
通过车主的自我管理,实现了“错峰充电”。
与“三驾马车”同频共振2019年,家住杨浦区的“80后”汤莹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与“绿主妇”相遇后,她被这个社会组织深深吸引,就留了下来。
“我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也曾在社会组织工作,没想到这个社会组织和小区居民的关系能如此亲密。
”汤莹说。
从居民区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后,尚艳华继续担任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理事长。
在她看来,汤莹所说的“亲密”,一方面源于“绿主妇”本身就是在小区里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在于“绿主妇”始终和居委会步调一致,深度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在徐汇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绿主妇”成立了党支部,尚艳华任支部书记。
“在党建引领下,‘绿主妇’和居委有了共同的前进方向,和传统的社区治理‘三驾马车’实现了优势互补、同频共振。
”梅陇三村已加装好的电梯2021年,梅陇三村启动了加装电梯工作。
当时恰逢全市居村委换届选举,陈新垠和几名居委干部忙得焦头烂额,实在没有精力顾及。
这时,“绿主妇”站了出来,将三家电梯公司都请进小区开展宣讲,让居民可以“货比三家”。
考虑到加装电梯确实牵涉到一部分居民的实际利益,“绿主妇”又通过慈善基金会,给小区中一些困难家庭提供补助。
短短两个月,就有20栋居民楼完成了加装电梯前的意见征询。
今年,“绿主妇”又帮助完成了10台电梯的加装工作。
“这段时间,我们支部一直在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
”尚艳华说,相信在党建的引领下,今后会有更多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
栏目主编:张骏 摄影:王闲乐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