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次遇到复杂问题就束手无策?那是你不懂分析性思考到公司实习三个月的李雷,要面临转正的考核。
按照他的能力和工作经验,理应没问题,但他还是十分担忧。
“完了完了,怎么办?”“怎么了?”“老板说要是我能拿下A公司的订单,就给我转正。
”“你不是一直在跟这个公司的单吗?没问题的。
”“之前都是跟着师父做的,现在单独做,我脑子一片懵,根本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
”说完这些李雷又坐回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发呆。
像他这种情况,在职场上十分多见,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新人。
很多新人简单的问题都可以应付,但一遇到复杂问题就脑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更别说解决问题了。
这是工作能力问题吗?不,并不是,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分析性思考。
分析性思考是借由将情况细分成较小的部分,或是一步步地探究情况的含义的一种分析能力。
放到职场上来说,就是遇到一个复杂问题时,把它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找出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然后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例如李雷的订单问题,他就可以拆分成目标,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三个部分来思考,这样就可以拿出一个方案,不至于束手无策。
二、学会分析性思考,就能让问题变得简单分析性思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能带给你什么呢?(一)分析性思考可以防止过早判断,做出错误结论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是喜欢把工作定性,例如可以做或者不能做,全凭直觉,而不考虑背后的原因。
但观察会发现,职场高手很少过早判断,总是考虑清楚再发言,结论也大多有据可循。
身边有一个创业的好朋友叫韩飞,他大学毕业就想做风力发电的研发,因为他觉得这个方面大有可为,但合作伙伴都强力反对。
于是他开始去不同的地方考察,看不同的风力发电,回来后画设计图做各种模拟,最终得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成功和一个大的新能源公司合作。
这就是分析性思考的典型应用,面对新事情,不是先确定对与不对,而是先考虑面临的问题,然后逐一击破,重新审视自己的方法。
在职场上学会运用分析性思考的人,可以避免过早判断而做出错误结论。
(二)分析性思考可以带来认识问题成因的全新见解学会分析性思考的人,在遇到复杂事情的时候,更容易能找到它背后真正的原因。
例如,公司要让你组织一次聚餐,当你下达这个通知的时候,50%的人都表示无法参加。
这时你需要做的不是告诉上司这项活动无法进行,而是要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知道他们不想去的原因。
假如是因为时间不合适,你可以调整时间。
假如是因为地点不合适,你可以换个地方。
如果还有其他原因,也可以酌情考虑解决。
这就是分析性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遇到一个事情要先问为什么,才能一步一步从为什么中找到解决方案。
(三)分析性思考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分析性思考在职场上的应用很广泛,不管是问题的原因,还是是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可以用到,自然也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路线图。
举个例子,旅行团的负责人想规划一条新线路,如果不懂得分析性思考,他就只能选择别人选择过的路线,或者选择一条大家不想去的路线。
但是如果懂得分析性思考,就会先考虑最近几年游客普遍想去的地方,同时又要避开大流量的人群,还要考虑交通、安全等诸多因素,这样规划的路线才能合理又赚钱。
学会分析性思考,能让你全面认识问题,避免做出错误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学会这项思维模式必不可少。
三、掌握四种办法,学会运用分析性思考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学会分析性思考呢?你需要学会下面四种办法。
01.学会运用“通向理想之路法”“通向理想之路”法,是指遇到问题时先列出理想和现实,找到通向“理想”的路径,从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具体而言就是三张纸。
第一张:列出你面临的情况,涵盖所有的问题,困难,缺憾等。
第三张:写上你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包括所有问题得到解决,或者其他你认为的理想状态。
第二张:写上“途径”两个字,在这张纸上需要明确写出解决问题,达到理想状态所需要的步骤。
举例说明,苏文想要拿到这个月销售冠军的1万奖金,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她需要这样用三张纸。
“通向理想之路”第一张:面临情况:自己销售水平中等,公司员工竞争激烈,离本月结束还有20天。
第三张:理想状态:打败所有员工,做到销售额第一名,拿到1万块奖金。
第二张:途径:提高销售水平,向其他员工学习,好好利用最后的20天。
这样她就可以直接知道自己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在规划路径时无需写细节方案,只要列出主要步骤即可。
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明确问题所在以及后续操作的关键点,路径中的每一步就成为你可以运用技巧、方法来一一解决问题的步骤。
02.不停追问“为什么”很多人到了职场就惧怕问为什么,总认为问了为什么,就好像显得自己不专业,甚至让别人觉得自己无知。
其实并非这样,分析性思考的第二个要点就是要不停追问为什么。
具体来说。
将问题写在纸上,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
将主要原因写下来,追问每个原因的为什么。
分层次逐层问下去,直到能够就问题的成因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解体系。
例如某次会议很糟糕,领导要让你出一份会议的分析书,你可以这样来做。
第一步,理清问题及原因。
会议糟糕(结果),发生原因:热情不足讨论不集中缺乏好想法第二步,追问每个原因背后的原因。
热情不足原因:会议在下班后,大家疲累,没有兴趣讨论不集中原因:目标不明确,主持人不熟练缺乏好想法原因:避险文化,缺乏训练,批评过多追问“为什么”以上步骤仍然可以进一步追问,例如为什么训练不足,为什么目标不明确。
学会不断追问为什么,可以延伸到多个层次,这种方法简便易懂且行之有效,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相当管用。
03.“六个仆人”分析法“六个仆人”是一种问题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