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汶村镇数千亩鱼塘借助“渔光互补”光伏项目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南都拍客 付海燕 摄广东台山市汶村镇是近年声名鹊起的一座“光伏小镇”,小镇借助“渔光互补”,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光明之路,一改过去汶村镇人靠海吃海、看天吃饭的情景。
光伏企业成了镇上的纳税大户,光伏鱼虾成了当地的特色产品。
“藏”在光伏板下的“光伏海产”可是“个大、膏肥、味美”。
渔业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渔业——发电立体产业链,在鱼塘上方架设光伏板,下方水域养殖鱼虾,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出绿色无污染电力。
“渔光互补”的别样景观,吸引了周边的人们来此休闲娱乐。
一条集生蚝节、渔家乐、古城庙会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让咸围实现了“一地三用”。
同时,产业链的延伸也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增收渠道。
渔业光伏产业的发展为村民送上了真金白银。
汶村镇即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在人文环境基础上发展了经济。
南都拍客 陈志强 摄光伏板铺设为满足养殖需求,桩与桩的间距达到5.6米,覆盖面积不会超过鱼塘的75%。
南都记者 高永佳 摄2022年1月4日,工人作业。
在鱼塘上方架设光伏板,下方水域养殖鱼虾。
南都拍客 陈志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