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1. 综述:新基建推荐新能源电力/BIPV/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 降碳/碳汇/元宇宙七方向“新基建”成为打造经济增长、切实扩大有效投资、发展数字经济的 重要抓手。
1)4 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 月 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指出,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 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
2)6 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 发展规划》重点部署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新 能源电站升级改造行动等。
5 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 2022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3)新基建在建筑领域主要体现: 一是新能源电力/二是 BIPV/三是新能源车/四是智能驾驶/五是降碳/六是 碳汇/七是元宇宙。
电网/特高压布局提速,苏文电能/永福股份/安科瑞/智洋创新受益。
1) 6 月《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建立 电网侧储能价格机制,探索将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 电价回收。
2)苏文电能 EPCO 一站式电能服务商,参与国网设计典型 设计编制。
3)安科瑞提供中低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方案,从传 统制造业向软件服务业升级转型。
4)智洋创新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 的提供商,研发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平台等。
5)永 福股份,宁德时代为第二大股东,合资发展新能源和储能产品;与启 迪设计合资进军户用光伏。
政策驱动业绩加速反转,估值未充分反映新赛道高成长潜力。
1)中国电 建 2022PE10.6 倍(历史最高 PE 平均 18 倍/2015 年最高 48 倍) PB1.3 倍 (三峡能源 2.6 倍)。
BIPV 杭萧钢构 PE23,异质结电池标的公司平均 PE92(迈为股份 94 倍,金刚玻璃 364 倍 PE)。
华设集团 2022PE9 倍(历 史最高 PE 平均 42 倍/2015 年最高 55 倍),可比苏交科 PE15 倍,华设集 团 PB1.7(深城交 PB3.4 倍)。
BIPV 江河集团 2022PE13 倍,森特股份 PE48 倍。
2)永福股份 Q1 净利润增 95%,PE54 倍。
智洋创新 Q1 净利润 增 1044%,PE25 倍。
四川路桥 Q1 净利润增 31%,PE7.4 倍。
中国化学 前 5 月营收增 38%新签增 59%,PE11 倍。
2. 新能源电力:预期 22年国内新增装机光伏75-90GW (同增 42-70%)/风电 50GW(+5%),储能/电网提 速2.1. 光伏风电:预期 22 年国内新增装机光伏75-90GW(同增42- 70%)/风电 50GW(+5%),中国电建为全球最大新能源 EPC2.1.1. 行业:预期 2022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75-90GW(同增 42-70%), 风电新增装机 50GW(+5%)新能源政策频出,加速落实风电光伏大基地建设。
1)2022 年 3 月,发 改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 2025 年,非化 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
2025 年核电/水电/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 7000 万千瓦/3.8 亿千瓦/6200 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 地项目建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
2)6 月 1 日国家印发《扎实稳住 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 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经济指标相对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3)6 月 6 日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 规划》。
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化/分布式开发,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建筑领域应 用。
促进存储消纳,推进储能及特高压建设。
2021 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约 53GW,预期 2022 年新增装机 75- 90GW(同比增速 42%-70%)。
1)过去十年全球范围内的光伏度电成本 降幅超过 90%,与风电、天然气、煤电及核电相比降幅最大。
2021 年我 国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到 1.01 亿千瓦,其中风电新增约 48GW,光伏发电新增约 53GW。
2)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测, 2022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 75-90GW,2022-2025 年我国年均新增光伏装 机 83-99GW;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195-240GW,2022-2025 年全球 年均新增光伏装机 232-286GW。
3)据 PVInfolink 6 月 30 日披露的数 据,多晶硅现货均价 272 元/kg,同增 2.3%。
预计七月硅料供应环比提 升压力较大。
组件价格 1.86-1.97 元/瓦维持高位。
1-5 月光伏组件出口 63.4GW,同比增长 102%。
2021 年我 国风电 新增装 机约 47.6GW,预期 2022 年新 增装 机 50GW(+5%)。
1)长期以来国内风电行业对补贴的依赖程度较高,成本 下降相对较慢。
根据 IRENA 的统计,过去十年间中国陆上/海上风电的 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由 2010 年的 0.071/0.178 美元降至 2020 年的 0.033/0.084 美元,下降幅度为 54%/53%, 明显低于同期国内光伏度电 成本的下降幅度 86%。
2)到 2021 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 3.28 亿千 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 3.02 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 2639 万千 瓦。
风电未来发展趋势是大兆瓦、大型化,有利于实现进一步降本。
3) 根据中电联预测,2022 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约为 50GW。
2022 年 5月国内太阳能发电增 441%同环比加速。
(1)1-5月电源工程投 资 1470 亿增 5.7%、环比 1-4 月增速提升 0.6 个百分点、比 21 年同期增 速下降 4.4 个百分点。
细分领域:风电降 36.4%、环降 7.3 个百分点、同 降 34.8 个百分点。
太阳能发电增 249%、环增 44.6 个百分点、同增 239.8 个百分点。
(2)5 月电源工程投资 297 亿增 7.6%、环降 4.2 个百分点、同 增 34 个百分点。
细分领域:风电降 60.0%、环降 41.1 个百分点、同降 34.7 个百分点。
太阳能发电 119 亿增 440.9%、环增 176.6 个百分点。
2022 年 5 月国内新增装机 10.7GW 增 38%,光伏新增 6.8GW 增 141% 加速。
(1)1-5 月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53GW 增 41.5%、环比 1-4 月增速下 降 0.9 个百分点、比 21 年同期增速下降 6.8 个百分点。
其中风电增 39%、 环降 6 个百分点、同降 20 个百分点,光伏增 139%、环增 1 个百分点、 同增 78 个百分点。
(2)5 月新增发电装机 11GW 增 38%、环降 32 个百分 点、同降 12 百分点。
其中风电增 4%、环降 21 个百分点、同增 16 个百 分点,光伏增 141%、环增 32 个百分点、同增 63 个百分点。
2.1.2. 公司:中国电建是全球最大新能源 EPC,中国能建电力和能源规 划具优势中国电建主营业务:1)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 领者,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公司具有“大土木、大 建筑”的横向宽领域产业优势。
2)2021 年公司工程承包与勘测设 计业务实现营收 3730 亿元(+12%)占比 84%;电力投资与运营业 务实现营收 203 亿元(+8%)占比 5%,其中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 73 亿元(+17%);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营收 295 亿元(+36%)占比 7%; 设备制造与租赁业务实现营收 65 亿元(+71%)占比 1%;其他业务 实现营收 169 亿元(-25%)占比 4%。
公司战略:公司战略转型加快推进,战略重心和资源配置进一步向 能源电力、涉水业务、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三大核心主业集中,加 快推动三大核心主业的融合发展,以水美城,以能绿城,为“双碳” 目标提供电建方案。
加快推进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市与基 础设施、绿色砂石四大产业联动,推动“水能城砂”融合发展与商 业模式创新,加快能源环保共生城市理念和模式研究和推广,在城 市开发和更新过程中贡献具有鲜明特点和差异化优势的电建方案。
订单情况:2022 年 1-5 月公司新签项目数量 3084 个,共计 3863 亿 (+29%)。
其中能源电力 1364 亿占比 35%,水资源与环境 1068 亿 占比 28%,基础设施 1377 亿占比 36%。
3)其中境内 3288 亿元 (+36.08%)占比 85%,境外 574 亿元(+0.47%)占比 15%。
新能源 EPC 业务:竞争优势:承担国内大中型水电站 80%以上的规划设计任务、65% 以上的建设任务,占有全球 50%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 是中国水利水电、风电、光伏(热)建设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的主 要编制修订单位,是中国及全球水利水电行业的领先者。
下属规划 设计总院受国家部委委托承担水电水利/风电/光伏等提供规划设计/ 审查等职责。
具投资/设计/施工/运营/装备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 全球设计公司 150 强排名中继续排名第一,2019 年光伏装机量居全 球光伏集成商之首,2021 年中国电建国内光伏电站 EPC 总包企业 排名第一。
装机容量:截至 2021 年底,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 1,737.85 万千 瓦,其中:水电装机 648.24 万千瓦,同比增长 1.2%;风电装机 628.45 万千瓦,同比增长 18.9%;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 145.16 万 千瓦,同比增长 12.4%;火电装机 316 万千瓦,同比零增长。
清洁 能源占比达到 81.82%。
电力运营资产净利润占比约 20%。
公司规 划 2022 年计划开工新能源装机超过 10GW,抽水蓄能 5GW。
十四 五新增清洁能源装机 30-50GW。
战略规划:公司将做优能源电力业务,充分用好传统水电和新能源 领域优势,抢占抽水蓄能、光伏、风电以及地热能、生物质能、氢 能、储能、综合能源市场,积极参与智慧能源、智慧电网建设,推 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 军。
中国能建主营业务:1)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勘测设计及咨询、工程建设、工业 制造、清洁能源及环保水务、投资及其他五大板块。
其中勘测设计 及咨询、工程建设板块主要为建设业务,工业制造板块主要为水泥 生产、民用爆破、装备制造业务,清洁能源及环保水务板块主要为清 洁能源、环保、水务业务,投资及其他板块主要为高速公路运营、 基础设施服务业等。
2)2021 年公司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实现营收 148 亿元(+4%)占比 5%;工程建设业务实现营收 2639 亿元(+24%) 占比 82%;工业制造业务实现营收 282 亿元(+16%)占比 9%;投 资运营业务实现营收 273 亿元(+1%)占比 8%;其他业务实现营收 64 亿元(+9%)占比 2%。
3)2022 年 Q1 公司新签合同额 2441 亿 (+0.08%),分业务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工业制造/其他业务 分别 1950/49/62/379 亿。
战略规划:坚定实施“1466”发展战略,即秉承行业领先、世界一 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愿景,力争在践行 国家战略、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及建设美好生活上走在前列,努 力打造一流的能源一体化方案解决商、一流的工程总承包商、一流 的基础设施投资商、一流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商、一流的城市综合 开发运营商、一流的建材、工业产品和装备提供商。
2035 年,全面 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新能源 EPC:竞争优势:中国能建负担国家电力和能源规划研究任务,对中国 90% 以上火电站、核电站常规岛及电网的勘测设计标准作出贡献。
编制 完成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规划,发布我国能源和电力发展报告, 承担雄安新区能源规划研究等重大专项。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电力行 业最大的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境内电力规划咨询,火力发电、 核电常规岛、骨干电网等行业勘测设计市场占有率超过 70%,拥有 行业主导地位和话语权。
依托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在新 能源电力接入和消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能力,源网荷储和多 能互补“两个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装机容量:公司是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行业发展的先行者和推动 者,执行勘察设计任务和施工任务的新能源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分别 超过 1.7 亿千瓦、1.1 亿千瓦。
截至 2021 年底,公司控股并网装 机 463.3 万千瓦,其中:火电 125.47 万千瓦,水电 77.96 万千瓦, 风电 142.15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 95.30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 22.40 万千瓦。
到 2025 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 2000 万千瓦以 上。
战略规划:公司将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业务作为优先发展产业,研究 出台了“十四五”新能源产业规划,积极推动公司新能源产业跨越 式高质量发展。
公司依托国家级能源智库,及时解读新能源“一体 化”、抽水蓄能规划等行业政策,强化市场研究,构建了公司总部、 区域总部及子公司“三位一体”新能源开发体系;充分发挥规划设 计咨询牵引作用,积极为地方政府及企业提供落实“30·60”战略 目标的能建解决方案,在源端市场抢得先机;全力开发新能源投建 营一体化项目。
2.2. 储能:抽水蓄能储能市场占比超过 86%,中国电建参与 90% 以上抽蓄建设2.2.1. 行业预计 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 62GW(CAGR+13%),电化学储 能 40GW(CAGR+67%)我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 43.4GW居全球首位,抽水蓄能占比超过 86%。
1)2022 年 2 月 1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 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 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 市场化发展。
2)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发布的 《2022 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新增储能装 机为 7.4GW,累计装机已经达到 43.4GW 位居全球第一。
3)从 2021 年 中国储能市场结构看,抽水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37.6GW,占比超 86%, 而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5.1GW,占比达到 11.8%。
抽水蓄能投产 规模将从 2021 年 38GW 提升至 2025 年 62GW(CAGR+13%),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或将从 2021 年 5.1GW 提升至 2025 年 40GW(CAGR+67%)。
1)根据 2021 年 8 月国家能源局《抽水 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到 2025 年抽水蓄能投产达到 62GW 以上翻一倍,到 2030 年投产规模达到 120GW 左右,CAGR 达 15%。
2) 根据《2022 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预测,2025 年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 规模或将达到 40GW。
2.2.2. 公司:中国电建参与 90%以上抽蓄建设,中国能建加快进军“十成抽蓄,九成电建”。
中国电建作为最早从事抽蓄电站设计和建设的 “国家队”,参与了国内 90%以上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1)中国电建主 业定位为‘水、能、砂、城、数’五个领域。
抽水蓄能源于水、产出能、 可制砂、服务城、集成数,是中国电建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
进入‘十 四五’以来,中国电建加强顶层设计、助力标准建设、统筹资源配置、 加大正向激励,以实际行动助力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
2)中国电建在抽 水蓄能领域拥有勘测设计、建设施工、运维管理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建成和正在建设着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发挥着保障大电网安全、促 进新能源消纳、提升全系统性能的重要作用。
3)旗下水规总院、北京院、 华东院、西北院、中南院、成都院、贵阳院、昆明院等设计企业,结合 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相继开展了河北、内蒙古、吉林、山东、江苏、 浙江、广东等省区的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研究、参与了抽水蓄能中长 期发展规划(2021-2035)研究,以及近百座抽水蓄能电站的勘测设计、 施工监理等工作,掌握了抽水蓄能规划、设计及总承包等一大批关键核 心技术,建立了一整套技术标准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