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记者 韩涛 解菲)今天(2月1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孙超表示:2023年,按照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围绕推动“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任务落实,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动力,以重大文化项目为牵引,以文旅产业转型为抓手,以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重点在“六个坚持”上下功夫、求实效。
坚持保护优先,加快文物活化利用 进一步健全文物保护、发掘、展示、传承制度机制。
重点做好太平遗址、秦东陵等重要考古发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文物活化利用,创新展示方式,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加快创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打造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新样板。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文铸魂,推出《大汉赋》《大唐赋》等具有中华文化底色的精品力作;创作《鲁艺之光》《东方红》等一批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红色文艺精品。
加强秦腔保护、西安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加快构筑“长安书院”“长安云”“长安乐”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文化赋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历史文化、微度假、本地游、夜间经济,顺应转型发展新趋势,推出新产品、壮大新业态、打造新场景、叫响新营销、做精新IP、做实新消费,丰富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8%。
坚持创新驱动,释放文旅消费活力 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引领,定期组织文旅消费季、主题消费月,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消费,培育消费新模式,激发消费新动能,构建特色化、品质化、现代化的文旅消费格局,助力陕西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
坚持项目带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加快开元剧场、丝路欢乐世界、绿地丝路全球文化中心、西安曲江文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56个市级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220亿元以上。
推进八办、建国路片区、顺城巷等历史文化片区和街巷有机更新,使老城区成为全国遗产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坚持塑造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围绕“三都四城”建设,持续打造“西安年”“长安夜”“中华二十四节气”等品牌,让西安文旅IP“活起来”。
加强关中平原城市之间的文旅合作和交流,发挥好“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东盟与中日韩“10+3”文化城市网络等平台作用,开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